林富士專文: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

2023-06-24 05:50

? 人氣

童乩在臺灣社會一直扮演著醫療者的角色,在多數童乩的成乩過程中,疾病或生活中的「艱苦」,也的確是重要的觸媒。(圖擷取自/luermenmashengmutemple@facebook)

童乩在臺灣社會一直扮演著醫療者的角色,在多數童乩的成乩過程中,疾病或生活中的「艱苦」,也的確是重要的觸媒。(圖擷取自/luermenmashengmutemple@facebook)

巫者、薩滿(shaman)這一類的靈媒(medium)究竟是不是一種精神病人?何以能扮演醫者的角色?何以能有效治療疾病?最晚從二十世紀初以來,便一直深受學者的注意和爭辯。有人認為他們就是瘋子;有人認為他們是「好了一半的瘋子」(half-healed madman);有人則認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心智健全」。不過,他們幾乎都一致認為,挫折、創傷或痛苦的經驗是多數巫者成巫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而在自我醫治(或接受神療)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獲得醫療他人的能力,因此,也有人稱呼他們為「受創的醫者」(wounded healer)。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的童乩大約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也逐漸引發類似的討論,但卻只有極少數的學者不贊成將童乩和病人(尤其是精神病人)相提並論。更重要的是,在臺灣,知識界針對童乩所進行的研究,其看法或「成果」往往和官方或主流媒體的態度相互為用。換句話說,關於童乩究竟是不是病人的討論,在臺灣不僅僅是一項學術研究的課題,還是社會主流價值的掌控者對於童乩社會形象的建構過程。

無論如何,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事實是,童乩在臺灣社會一直扮演著醫療者的角色,在多數童乩的成乩過程中,疾病或生活中的「艱苦」,也的確是重要的觸媒。至於他們是不是一種病人,則可以有不同見解。至少,童乩本身大多自認為是奉神明之旨令,在從事濟世、救人的工作。他們有人心甘情願地作,有人則無可奈何的承擔起無法逃避的「天命」。有人覺得光榮,有人覺得委曲,有人覺得羞恥。總之,這似乎是他們的「宿命」。

童乩儀式裝扮的宗教與社會意涵

那麼,童乩為何要做如此裝扮呢?關於這個問題,由於童乩並不隸屬於組織性的宗教,也缺乏共同的經典,而且,他們多數不曾替自己的信仰或儀式留下隻字片語,因此,我們只能憑藉「他者」對於童乩的觀察、紀錄、批判、詮釋或想像,以及數量有限的科儀書和極少數的童乩訪談錄,進行嘗試性的解釋。

首先,我們發現童乩裸露軀體的目的,似乎是為了便於以刀、劍等利器自傷或展示神異(如袒臥釘床、跣足過火、「爬刀梯」等),讓信徒相信或知道神明已經附體,因此,能夠「創而不痛」、不畏流血,也就是傳統文獻所說的「以示神靈」。而「操五寶」以流血這一類的動作,也可視為是童乩向廟中主神的獻祭或禮拜,同時,其鮮血有時也被用來替其信眾除煞、淨化、治病。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動作基本上都和所謂的「調五營」、「安五營」、「拔五營」儀式連結在一起,因此,其鮮血似乎也有淨化其「兵馬」行經之處或駐紮之地的功能。此外,我們甚至可以從「科學」或「比較宗教」的角度看待這樣的動作,因為,具有節奏性的揮擊兵器的動作、規律性的跳躍(又稱「跳童」)、「自傷」所造成的疼痛,再加上以點燃的香柱灼燙胸腹,或是猛烈嗅吸爐香的濃煙,或許可以催化童乩進入精神迷離(trance)的狀態。

不過,這樣的儀式裝扮似乎還有另外一層的社會意涵。童乩「披髮」(散髮)、「裸體」(袒裼)、「露臂」、穿戴布巾或圍兜等物的裝扮,以今日的社會習尚來說,似乎並不足為奇。但是,在傳統社會中,尤其是在對於「髮式」極為敏感的清代社會,「披髮」而不辮髮,若不被視為反叛也會被當作瘋子。同樣的,以當時的標準來看,裸露身軀、穿著兒童式的肚兜或婦人式的褻衣,也不合「禮教」,至少是一種異常的行為。

至於持拿兵器(再加上聚眾、遊行、神轎、儀仗等),更容易引發官方的疑慮,被視為治安的隱憂或是對統治權威的挑戰。而使用兵器自傷的行為,在清代士人的眼中,無異違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聖人教訓。從日治時期之後,這也常被政府官員及知識分子視為野蠻、瘋狂的舉動,事實上,童乩也因而被視為精神病患。

上述的儀式裝扮並不是臺灣童乩獨有的特徵或創發。事實上,無論是在臺灣、福建,還是在東南亞的閩南語族群中,「童乩」這種人都不罕見。而這樣的裝扮似乎是起源於閩南一帶,例如,根據十九世紀末年荷蘭學者高延(J. J. M. de Groot, 1854-1921)所做的調查,福建當地的童乩在儀式中通常是披散頭髮、赤腳、裸露上身,穿著圍兜(繡肚),手中持拿劍和刺球,並且能以粗針(或大椎)貫穿兩頰或舌頭。他所留下的童乩照片,也很清楚的表現了這樣的特徵。

而這種裝扮的起源至少還可以前推至十八世紀。例如,《福建省例》〈雜例〉中有一案名為「禁迎神賽會」,其中提到: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一月,奉巡撫部院崔示諭:⋯⋯查閩省向有迎神賽會惡習。本部院自幼親泛澎臺外海,還經八閩地方,每見誕妄之徒,或逢神誕,或遇令節,必呼朋引類,旗鼓喧鬧,或擡駕闖神,或迎賽土鬼。更有一種私巫馬子,妄降假神,用大椎貫穿口內,茨毬摔擊其背,血肉糢糊,竟立駕上,繞市號召,竟同兒戲。且若與他迎神相遇,則又彼此爭途。稍有不讓,群起互甌,反置神駕於道旁,每致滋生事端,身蹈刑法。是求福而反得禍者,總由狎褻不敬之所致也。近年法禁森嚴,此風或亦稍息。第恐法久禁弛,愚頑之輩,或有仍蹈故轍,擾害地方,亦未可定。合行明白示禁。

崔應階是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七月代莊有恭為福建巡撫,上任才三、四個月,便有這道禁令,可見閩(臺)一帶的「迎神賽會」的「惡習」是他上任後急欲處理的要務。他嫌惡「迎神賽會」,一是擔心民眾「滋生事端」,二是無法認同「私巫馬子」在迎神賽會中的種種舉止。他認為,這種人「妄降假神」,「用大椎貫穿口內,茨毬摔擊其背,血肉模糊」,「竟立駕上,繞市號召」,簡直是「兒戲」。這是崔應階的親自見聞,而他在「示諭」中針對「私巫馬子」儀式展演所做的描述,基本上和臺灣(及福建)童乩的儀式場景及特點幾乎沒有差異。事實上,童乩或乩童在傳統文獻中大多被稱作巫覡或巫者,兩者應該沒有不同。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的「巫俗」(shamanism)之中,童乩這種「自傷」的儀式可以說相當獨特,罕見於其他社會。

總之,當代臺灣童乩的儀式裝扮,可以說相當成功的形塑了獨特的宗教形象,充分展現其「入神」狀態和神靈「代言人」身分,而其基本元素和特質則至少可以遠溯至十八世紀,而且和閩南地區的童乩(巫者)有高度的相似性,應該屬於同一宗教文化區(信仰圈),甚至有一脈相承的關係。不過,我們也不能忽略一些時代和地區的變異,尤其是近年來臺灣地區童乩在服飾穿著上的「隨意性」,以及部分童乩操持法器的「多樣性」。

20230614-《巫者的世界》立體書封。(三民書局提供)
《巫者的世界》立體書封。(三民書局提供)

*作者林富士(1960-2021),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本文選自作者代表性著作《巫者的世界》(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