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搞笑惹起的茶壺風暴

2023-06-10 06:30

? 人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他演講提美國商場競爭心路歷程,遭嫌缺人文關懷等。(資料照,美聯社)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他演講提美國商場競爭心路歷程,遭嫌缺人文關懷等。(資料照,美聯社)

最近,校園言論揚揚沸沸,學生踩紅線而犯眾怒,各路批駁者祭出道德牌,甚至威脅實習工作機會。也殃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他演講提美國商場競爭心路歷程,遭嫌缺人文關懷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政壇與網路世界早有各式光怪陸離說辭,但台大這招牌更動見觀瞻。果然,日昨,有學生公開,通通只是搞笑,也嫌批者大驚小怪。

大人不解青春次文化,正義之箭其實只是射倒稻草人。但大人耳提面命要創意,正好餵養青春「嘩眾取寵、肉麻當有趣」的胃口。

孩子成長過程會模仿其偶像,尤其媒體上吸睛的政客與明星。例如,2019年,沈立委質詢「四維八德」當校訓,卻遭輕蔑回應「四尾土龍土蝨、桃園有八德」。名人已示範,為求勝出,不惜媚俗或甚嘲笑人倫。風吹草偃,更粗俗比更善良容易多了。

五育「德智體群美」並重,有助於建立優質社會,但早已奄奄一息。家長不易調教孩子,還需「易子而教」呢。我國尊師重道傳統,老師則有其教導優勢,循循善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若每位老師均能為經師也是人師,日積月累責可滴水穿石。可惜,中學後分工愈細,老師角色趨向經師。

《菜根譚》提到「德者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例如,希特勒殺人如麻,弄得自盡。仁義道德等信念需放在生活實踐中,以免成為口號或虛偽。諸如宗教家與藝文業者,深諳故事易於打動人心,頗收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之功。

異議者總可訴之於言論自由。但飽受納粹折磨的奧國心理學家弗蘭克主張「美國東岸有自由女神,西岸應豎立責任女神」以制衡。古人因君權或神權肆虐而要求自由,今人知「過猶不及」,自由須節制的。

言論自由並非不受規範,散播假訊息牟利、誹謗、故意在滿座戲院內大喊「失火了」,都不在免責之列。(圖/unsplash)
言論自由並非不受規範,散播假訊息牟利、誹謗、故意在滿座戲院內大喊「失火了」,都不在免責之列。(資料照,圖/unsplash)

19世紀,英哲密爾發表捍衛言論自由權利的經典書《論自由》指出,真理與時俱進而非恆定的,自由討論帶出真相。法哲伏爾泰認為「雖不贊同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相對地,20世紀,美哲喬姆斯基則說「如果你相信言論自由,那麼你也該相信那些你不喜歡的意見應享有自由…..支持希特勒的言論自由?」

實務上,可按照「傷害原則」限制言論自由,如故意在滿座戲院內大喊「失火了」,不在免責之列。又如,誹謗挑釁等的利益小於維持社會秩序與道德規範的。限制自由會讓仇恨言論地下化嗎?世事無完美,兩害相權取其輕。

言論自由的紅線可因時代與個人認知而異。但「善意」無敵,且是超越法規而為社會的堅定磐石,則是教育可著力的。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