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薰觀點:一生必須看一次的熊熊《薪傳》之火

2023-05-07 05:50

? 人氣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如果每一塊土地,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魂魄和力量,每一個時代,有幸的話,會誕生一個代表性的藝術作品。那麼,林懷民老師雲門舞集《薪傳》,便是象徵臺灣薪火、臺灣之力的代表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 薪傳 》跨越了時代,凝 聚了彼此的心。對台上的 演出者而言,第八代的舞 者,毫不保留的拼搏,展 現出屬於2023年的《薪傳》,如同林老師所說展現台灣舞蹈萌芽50年的成果。

我覺得,身為台灣人,一生,至少必須看一次雲門舞集《薪傳》。不只因為那是先民渡海來台的故事,不只那是林懷民老師的經典舞作,不只是雲門舞集和朱宗慶打擊樂團兩個天團聯手,更是一股專屬台灣的力量和底氣傳承。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老師藉著舞作,說了一些想說和沒有說的話。裡頭滿滿是對土地與人們的愛,和深深的祝福。薪傳不只傳力,還傳心。

薪傳創作的45年前,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一方面,自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密訪大陸開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便開始動搖,七年後,國際政治角力裡的一張底牌被掀開。

1969年,林懷民赴美正式學習現代舞,1973年返台創辦雲門舞集。1978年,正值臺灣本土藝術萌芽階段,林懷民創作《薪傳》,一齣舞作凝聚了幾乎整代藝術家的心血。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作曲家許常惠帶領民歌採集小組到恆春聽到了陳達吟唱的滄桑民歌而感動落淚,林懷民創作薪傳,請邱坤良帶陳達北上,請他唱「柴船渡黑水溝,唐山過臺灣」的故事。陳達老先生說:「這我會,啊沒酒怎麼唱?」

幾粒花生米,兩口米酒之後,陳達拿起月琴,滔滔即興唱了幾近三小時,思啊想啊起,從祖先鹹心啊過臺灣,十大建設,到收尾臺灣後來好所在,三百年後人人知。林懷民從這龐大的史詩吟唱,剪輯出三小段,為舞作的發展點題。

不只陳達樸素深刻的民歌,薪傳45年間,不同版本的演出,還凝聚了奚松、董陽孜、陳揚、李泰祥、樊曼儂、朱銘、朱宗慶……等藝術家的同力創作,一齣薪傳,便是一整代藝術家合作的結晶。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臺美斷交之夜,在嘉義體育館的薪傳首演場,以及往後的演出,每當陳達蒼老淒滄的「思啊想啊起」在闇黑的劇院響起時,總讓觀眾深深動容,甚至淚下。

林懷民老師回憶《薪傳》首演那天,美國卡特總統宣布與我斷交,與中共建交。「那是一個很激情的時間,而演出就在當晚。那晚,有六千名觀眾擠進嘉義體育館欣賞薪傳,所有舞者和觀眾都很激動,哭的,叫的,呼喊的,叫的。台上下融成一片,簡直是觀眾和舞者一起強渡黑水溝,一起走過這所有歷程。」

12月16日,當時美國總統宣布將結束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而在同一天雲門舞集推出林懷民老師的新作《薪傳》,台灣和雲門,在同一天都處在歷史的轉捩點。一個代表外交史上令人失望的一天,後者,卻是臺灣表演藝術的一座里程碑。那時雲門五歲,林懷民31歲。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今年雲門舞集重新推出暌違20年的《薪傳》,自2019年卸下藝術總監職務的林懷民老師,以76歲之姿,受邀重回排練場,親自指導雲門第八代舞者,並在演出前邀請薪傳七代舞者齊聚。薪盡火傳,薪火相傳。這把薪火,終於傳到第八代舞者的身上,也在四月起連續三個月,全台六座城市的劇場巡迴演出,將薪傳燃起的力量交給舞台下下第N代的觀眾。

四月下旬在台北國家劇院重新點燃的《薪傳》薪火,儘管和首演時空已不盡相同,但薪火點燃,打擊樂棍棒昂揚響起,在激烈音樂的伴奏下,舞者以肉身拚搏,建構起張力十足,令人屏息的演出。

舞台上,面龐年輕的第八代雲門舞者手持雄香進場,虔誠插於香爐之上。

一縷香煙,從頭至尾伴著舞者跳出一幕幕序曲,唐山,渡海,拓荒,野地的祝福,死亡與新生,耕種與豐收,節慶。

舞者時而緩慢堅定,時而激昂爆發似浪的舞步,渡海一幕深深震撼人心。伴著這些年許久許久未響起的陳達《思想起》,先民的拼搏堅定,和對子孫的掛念叮囑,一遍又一遍,讓人再濕了眼眶。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祖先鹹心過臺灣不知臺灣生作啥款。思想起,海水絕深反成黑 在海山浮漂心艱苦。思想起,黑水要過幾層啊心該定碰到颱風攪大浪,有的抬頭看天頂有的啊,心想那神明……。」

當年林懷民為了自己的第一篇長篇作品,他帶著第一代舞者在新店溪畔搬石頭,在佳樂水海岸吶喊,一步步摸索出雲門不同於西方舞蹈動作的獨特美學。像是台灣農民插秧,彎腰下蹲紮馬步,從頭到尾大開大闔。

薪傳揉合了東西方舞蹈語彙,除了承自瑪莎格蘭姆的呼吸與身體張力,移民的生活場景,林老師帶著舞者在野外訓練中提煉出來原生動作,奮力拍地、跺地,都極具力道。在拓荒中點出先民的農耕文化,再現出先民把荒地變良田的歷程。反映出寬厚穩重的勞動狀態。

恰到好處的展現臺灣農耕開墾時期的艱辛不易,與先民為子孫著想疼愛的萬世之業,為臺灣荒島奮發拼搏的精神。

舞段中也大量運用中國古典舞的動作,鏗鏘有力,和舞末節慶紅綢拋撒滿天的綵綢舞。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距離《薪傳》首演已經過了45年,依然奮鬥但尚稱太平的日子裡,《薪傳》在第八代舞者的身上,呈現了全新的生命力。

男舞者,成三角隊形,兩手兩腳四十五同時打開的大步前躍。

有時舞者成行三角列隊,有時成環形而舞,林懷民老師善用幾何之美,一幕先民從手牽著手的環狀中,一個個接連拖開,彎身挺立,以一層層肉體形成人肉梯子,男舞者奮力爬上桅杆的一幕,充滿舞蹈的幾何和力度之美。

這是我們在豐沃土地上培養出的全新新生代。看新一代舞者,可以體會和傳達那股先民之力,深沉又生動,和最後節慶段落欣喜的臉龐,全身劈開呈一字型飛越舞台的舞者,拋撒凌空的彩帶,欣喜的美極。

舞作前部還是以藍衫黑褲先民的堅毅為主調,渡海白紗幕翻飛如浪之吞噬,到登上桅杆那一長段,舞者接替層疊為人肉梯子,舞者的吼聲氣音,與打擊樂接替共振,最為震撼動人。

後半,青年男女相戀乃至節慶,雖有同儕遇難和新生兒誕生,死生契闊,但整體從服裝到色調,都多了份新時代的鮮亮,應該也是林老師對新時代的回應,和給大家的激勵。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林懷民的《薪傳》是臺灣集體記憶裡最重要的一支舞。(雲門舞集提供/劉振祥攝)

看到76歲的林老師在台北場次演出後,靈巧地步上國家劇院舞台階梯謝幕,那是對舞蹈不歇的熱情,和對臺灣土地的深情。

柴船渡黑水,唐山過台灣。已成了一個拼搏而美麗的傳統,薪傳跨越了年代,那種莊重的儀式感, 也不正是台灣之民靈魂延續的方式。

薪傳不只傳力,還傳心。聽到陳達〈思想起〉吟唱起,「我們也得開墾啊給你們後面的活唷。 你們嗣小後來的啊心肝不知生啥款。」先民的用心和叮嚀,在這多少年後傳來,我流下淚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藝文觀察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蘭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