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芳專欄:晶片與霸權

2023-03-19 06:40

? 人氣

以1980年代為例,米勒表示,當時美國不滿的是日本製造的晶片價格太便宜;如今進入21世紀,沒有人批評台積電生產的晶片太便宜,也沒有人批評台積電生產尖端晶片,因為全球都依賴它。如果要把1980年代的情況拿來比較,目前遭到科技管制的對象是中國,不是台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客觀情勢來看,兩個事件還是有很大不同,米勒指出,1980年代,美、日是盟友;如今,美國與中國顯然不是盟友。

米勒分析,1980年代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經費發展半導體產業,今日的中國政府更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企圖超越美國。其次,1980年代,當時主要生產的是記憶晶片DRAM,如今,在記憶晶片的製造方面,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是韓國,因此,某種層面來看,韓國超越了美、日,成為贏家。

日祭鎖喉令 禁止輸韓三項半導體關鍵原料

半導體早已成為新冷戰時代的戰略物資。當年日本政府在美國的逼迫下簽署不平等的半導體協議,33年後,日本逮到機會,也對韓國下重手。2019年7月,日本突然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輸出三項半導體與顯示器的精密科技原料。此舉無異掐住韓國的脖子。

太田泰彥分析,日本對韓國的制裁,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但他也質疑,「掐住脖子即使收到短期效果,長期來看終究是一枚迴力鏢。」

從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來看,張忠謀多次表示,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也瀕臨死亡邊緣。全球半導體製造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這些國家同時強烈依賴全球供應鏈,以台灣為例,半導體核心設備與關鍵原料都依賴進口,如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很容易被掐脖子,這也是台灣面臨的極大風險,必須未雨綢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錦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