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設置合適機場、飛行時數過低 陸軍無人機規劃出現嚴重缺失

2018-08-03 21:58

? 人氣

今年漢光演習中,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人員操作「紅雀」無人機。(蘇仲泓攝)

今年漢光演習中,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大隊人員操作「紅雀」無人機。(蘇仲泓攝)

國軍近年來積極籌組、整建無人機能量,包括中型的「銳鳶」、小型的「紅雀」已先後進入部隊服役,擔負偵搜重任。然而審計部發現,陸軍在規劃和使用上出現嚴重瑕疵,不僅未設置合適起降機場,飛行時數更是過低,嚴重偏離當初設定的作戰任務構想,也造成裝備的耗損和浪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審計部在「106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陸軍未能在第三作戰區設置專屬起降機場,以致於原先欲部署在此執行偵搜任務的12架無人機,受限於最大導控距離100公里,僅能在台東志航基地等處進行訓練,無法達成第三作戰區相關日、夜間偵搜,影響任務遂行。

報告進一步指出,陸軍呈報給國防部的年度總飛行時數576小時,僅佔整體後勤支援計畫書中預設總飛行時數3600小時的16%,而隨著偵搜中隊陸續成軍服役,各地建置供無人機起降的場域,每年均需花費預算保養維護,不僅未達成總飛行時數,更有7架在3年內總飛行時數累計不超過10小時,嚴重偏低。

報告更表示,在中科院保固期限結束後,無人機還發生兩次一級飛安事故,不僅造成飛機受損致無法修復的地步,也未確實敦促中科院了解肇因,而已認定人為因素為失事主因部分,亦未完成報損、裝備損壞之究責。

20180803-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劉志斌中將年初視導所屬「銳鳶」無人機。(取自海軍司令部臉書)
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劉志斌中將年初視導所屬「銳鳶」無人機。(取自海軍司令部臉書)

陸軍司令部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該部籌建「無人飛行載具系統」,藉以擔負各作戰區偵蒐任務,自101年接裝後,受限於北、中部地區軍、民航機飛航空域管制等因素,飛行訓練成效確不如預期;在國防部協助下,於東、南海域建立專屬訓練空域,採移地訓練方式輪訓,並依計畫於102年成軍服勤,有效執行各項戰演訓任務。

陸軍司令部強調,歷次飛安事故,均已配合中科院完成檢討並採取防範措施改進,有關人員違失部分,均已依權責查明及究責。

國軍現階段實際使用的無人機,包括中型、需要跑道起降的「銳鳶」無人機,以及小型、仰賴人員以扔擲方式起飛的「紅雀」無人機。前者在2010年由陸軍編列預算,執行「銳鳶專案」,共計採購8套、32架,總金額35.5億元台幣。2013年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成立「戰術偵搜大隊」,而後軍方高層另有考量,認為相關無人機的運用,應用在海上偵搜,遂於去年9月移編給海軍艦隊指揮部,由海軍副司令陳子鳳中將主持,編成「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年度總飛行時數也遠高於過去陸軍時期,來到1200小時左右。「紅雀」無人機則由海軍陸戰隊等單位使用,現已在不少演訓場合、甚至敦睦艦隊出訪,出現紅雀的身影。此外,從接收、成軍再到移編,過程中分別在2012、2016、2018年,銳鳶先後失事墜毀在台東外海、阿里山山區、屏東縣等地,顯見在組建無人機偵搜能量之餘,軍方還是繳了不少學費。

20180803-去年航太展所展出的「騰雲」無人機。(蘇仲泓攝)
未來規劃撥交給空軍的大型無人機「騰雲」,走向也同樣受到關注。圖為去年航太展所展出的「騰雲」無人機。(蘇仲泓攝)

隨著銳鳶和紅雀等中、小型無人機陸續投入海軍、陸軍、陸戰隊服役,未來規劃撥交給空軍的大型無人機「騰雲」,走向也同樣受到關注。近年來已多次公開亮相的騰雲,已是非常成熟的產品,距離實際進入國軍服役,也相當有機會。近年來在國防航太工業展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雖然騰雲設計之初,還是以遠程偵搜、電戰等方向為任務考量,但在機翼下設有掛架,未來只要有需要,都有可能掛上武器,成為具有攻擊能力的無人飛行載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仲泓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