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從陳建仁「被攻擊」現象,看台灣價值體系之崩潰

2023-02-06 07:10

? 人氣

中研院聲明稱陳建仁是「新聘」,不適用「延退」規定,首先該院延退要點規範的是院內六十五歲以上優秀研究人員的延長服務,但另在「研究所組織規程」中明定對院士與具有研究殊榮者,可以超過六十五歲新聘,避免只准院內人才延退,而院外高齡傑出者不能加入延長服務,既都是「延長服務」,又豈能院內延退者不得借調,而院外高齡新聘延退者却可以借調之「一院兩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悲夫中研院─「要怎麼配合,先那麼掰」

法規設計必須中立,一體適用,絕對沒有理由在「院內」與「院外」造成無謂的差別,須知無差別待遇就是爭議之源,陳建仁在兩年前卸任副總統已經超過退休年齡,以六十九歲為中研院「新聘」為特聘研究員,但這當然不表示他高齡新聘可以享有借調「特權」,但是中央研究院的解釋,卻為陳建仁創造了唯一的例外:七十二歲竟然還能佔缺借調,去院外沾染外務。用白話文說:依中央研究院的要點,六十五歲以上的院內老和尚通通叫做「延長服務」,受到種種唸經的約束;但是依該院聲明,外來的老和尚不必唸經,可以在寺外吃葷開戒。

遺憾的是,如此簡單明瞭的立法旨趣,中央研究院似無體認,所以才會發出令人錯愕的新聞稿,生硬區分院內與院外的延退人員。這份新聞稿既不能釐清爭議,更無法漂白陳建仁的形象。

陳建仁借調爭議令人困惑的,不僅在於中央研究院法律規定的鋸箭法解釋,更在於該院的角色認知。中央研究院依其組織法是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但是該院這件個案的處理,卻像是個深於世故、算計機巧的商人,或許撥撥算盤,陳建仁借調案是一個極佳的政治「槓桿」,藉此案的默契和陳建仁做為最高行政首長的權勢,強化政治環境(不論是總統府、行政立法兩院或民進黨)對中研院的支援,果若如此,那就是台灣知識界的不幸了,這才是「學術沉淪」的徵兆。

中研院百年歷史,歷任院長有與政治粘黏甚深、擁護特定政黨不遺餘力者,也有與當權保持距離、維繫知識分子風骨者。當年,胡適在威權時代,還能公開講出「總統,你錯了」這樣的諫語,樹立中研院的學術脊樑,留下令人欽佩的身影,胡適當年的金句還有「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如今吃老本的的中研院却發出「要怎麼配合,先那麼掰」的聲明稿,豈不令人嗟歎!而中研院為陳建仁連開兩次例外大門,只能說,沉淪已非一朝一夕,於今尤烈。

本篇文章共 5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