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食育面相如何推動環境永續

2023-02-11 05:30

? 人氣

環境永續議題是這世代每位國民都需要面對且肩負起的重要責任(資料照,圖片取自Pixabay)

環境永續議題是這世代每位國民都需要面對且肩負起的重要責任(資料照,圖片取自Pixabay)

「今天要吃什麼?」,這句話想必早已充斥在你我的生活當中,甚至可以說是相當耳熟的一段話。或許有人會想,「吃」是一件如此普遍的行為,與看似難以觸及的「環境永續」關聯性為何?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是要如何能和環境永續沾上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早在2015年聯合國即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一共提出17項全球政府與企業需共同齊心並進的永續發展核心目標,其中目標2正是「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台灣是一個生活和經濟水準高度發展的國家,絕大多數人都是不愁吃穿的過上生活;然而在世界的另一側每日卻有近8億的人口需提心下一餐不知位於何處,更不用說到2030年世界人口將大幅增至85億,指數型的人口成長帶給這個世界的只會是更加不穩定的糧食供應,以及農地耕作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進而加速土壤破壞等影響,而這些負面效益對於推動環境永續不僅雪上加霜,更可能會帶來難以抹滅的後果。因此,及早建構起對於食育的正確觀念,興許能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為這張藍圖再增添筆墨。

聯合國提出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UNDP@Wikipedia / CC BY-SA 3.0)
聯合國提出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資料照,UNDP@Wikipedia / CC BY-SA 3.0)

其實擁有正確的食育觀念對於環境永續的幫助著實功不可沒。早期食育觀念所涉及的無非為飲食教育,但經過這些年演進以及國外資訊的衝擊洗禮,思維不僅早已跳脫單純的飲食教育,甚至更擴及到食品安全、農業推廣、永續飲食等面向;其中又以「永續飲食」概念最為現今各國政府所倡議。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定義,永續飲食是指在保障食物安全與營養的同時,也能於「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三大面向上達到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之價值,而其中的「自然環境」即是我們所追求的重要永續目標。

欲實現永續目標,即必須了解何為環境友善之餘,同時還需建立起宏觀農業鏈的價值觀-生產、飲食、循環三者環環相扣且密不可分。甚至串聯消費者與食物生產者的互動並認識在地農業,看似相當親近生活的方式,卻也是最簡單、門檻低甚至人人都能參與環境永續的方法。

近幾年各國都不斷宣導選擇低「碳足跡」的食物,以選購天然非加工、當季營養最為豐富的在地食材,不僅可以幫助在地小農,更能以最低成本方式實現環境永續的目標;另外選擇減少農藥使用,同樣也能大大降低化學物質對生態所造成的浩劫,甚至能保有環境之生物多樣性,力保大自然的根基。此外,我國為海島國家,海鮮對國人來說亦為相當普遍且受歡迎食材,然而在尚無制定相關禁補法令前,濫捕所造成的傷害可謂相當大;而合理制定捕撈限制不僅有助漁群保有恢復期,同時也能最大化減緩海洋資源的枯竭。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同樣有助於環境永續,其意在透過供應的保證,令捕撈或養殖海鮮的產量可持續維持,最終減少對生態的影響。而我們再參酌其他國家頗具巧思的政策,例如於食物產品包裝貼上「氣候標示」,讓消費者於購買食物時能一眼看出手中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少,進而使購買者決定是否要購買,達到內省之作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