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專文:反求諸己的勇氣

2022-12-02 07:00

? 人氣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P)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資料照,美聯社)

2022年同樣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戴蒙與迪布維格,則認為銀行內在的不穩定性是金融危機的主要來源,並提出稱為「Diamond-Dybvig 模型」的理論模型,用來解釋危機的形成過程。他們的切入點是銀行提供期限轉換的功能,亦即將流動性高的存款轉成流動性低的放款,而這期限錯配(maturity mismatch)正是銀行脆弱性的來源。因為當人們預期轉為悲觀,認為銀行可能倒閉時,存款人會爭相到銀行領取現金,迫使銀行將投資於長期流動性低的資產賤售求現。如此不僅具生產性的長期投資被中止,也可能造成銀行負債大於資產而倒閉。於是當初大眾(或許是莫名)的信念改變,反倒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由此所得的政策意涵也與柏南克稍有不同:銀行內在的不穩定性給予政府與央行更大的介入空間;據此,除了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戴蒙與迪布維格更強調央行作為最後貸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重要性,尤其最後貸放者在危機形成前的承諾,可降低大眾的恐慌心理,遏止擠兌的觸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個人認為柏南克更大的貢獻在於,其後偕同幾位共同作者,尤其是葛特勒(Mark Gertler),進一步擴展其原先的想法,發表一系列極具影響力的論文。他們將前述的金融中介成本擴展,並具體化一個源於借貸市場訊息不對稱的概念:外部融資溢酬(external finance premium);同時,他們亦首度將外部融資溢酬置入總體經濟一般均衡模型中。如此一來,外部融資溢酬與廠商或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因而產生連結;亦即當廠商與家庭的財務狀況惡化,外部融資溢酬將升高,使廠商與家庭的外部融資更形困難,投資與消費因而大幅滑落。透過上述金融與實質部門互相強化的過程—他們稱之為財務加速效應(financial accelerator effect),放大並傳遞初始衝擊,進而擴大並延長經濟衰退的幅度與期間。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有助我們了解金融與實質部門的相互影響的運作過程,也契合實證估計結果,對於總體經濟理論與實證的發展有深遠的貢獻,也影響各國央行與金融監理機構制定其貨幣政策與監理制度。

本書的主題

如同作者所言,本書透過歷史的視角檢視從過去到現在的聯準會,以了解聯準會的政策工具與策略如何演變至今天的樣貌。更重要的是,省思聯準會過往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中學到了什麼,以及貨幣政策未來可能的發展路徑。

2022年7月27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宣布升息3碼。(美聯社)
2022年7月27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宣布升息3碼。(資料照,美聯社)

傅利曼與許瓦茲的《美國貨幣史,1867–1960年》對於聯準會貨幣政策的討論停筆於1960 年,本書則從1951年馬丁(William Martin)就任聯準會主席做為起點,討論至2021 年底美國通膨再度大幅飆升的前夕,涵蓋約七十年的歷史敘事。本書也採用類似傅利曼與許瓦茲的方法來分析聯準會貨幣政策的演變,以及其在不斷變遷的經濟與金融部門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因如此,本書作者頗有承續傅利曼與許瓦茲巨著的自我期許。本書內容紮實嚴謹,對各種概念的解說邏輯清晰;全書行文流暢,毫不拖泥帶水。讀者不論是否具有經濟金融背景,應皆可從中獲益。與傅利曼與許瓦茲不同的是,本書捨棄使用資料圖表與方程式輔助說明,或許是顧及更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