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傳說,有趣的習俗:《有溫度的台灣史》選摘(1)

2018-07-16 05:10

? 人氣

(取自wiki)
伊能嘉矩是首度為台灣原住民的分布與系譜進行系統性整理的人類學家,並也致力研究台灣與漢人歷史。(取自wiki)

在漢人的文字裡,最早有關台灣的記錄,見諸於樓鑰所著的《汪大猷行狀》。此書記載了毗舍耶人侵入平湖(現在的澎湖,閩南語音相同),擔任泉州知府的汪大猷因此在乾道七年(1171)派遣軍民到澎湖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則是見諸於十二世紀末南宋時期趙汝適所寫的《諸蕃志》。時間點是淳熙年間(1174-1189),內容非常有趣。

故事是這樣:在泉州外海有澎湖,澎湖再過去有流求國(今之台灣)與之煙火相望,城邦有溝塹、柵欄三重,並且有流水環繞,種植荊棘為藩籬,觀察月亮的盈虧來判斷時間。流求的旁邊有一個毗舍耶國,當地人沒穿衣服,赤身裸體,乘著可以折疊的輕便竹筏,帶著武器,漂流渡海,入侵泉州。他們沒別的嗜好,就是愛鐵器,舉凡鐵做的東西,包括了鐵鍋鐮刀農具,都要搶去。泉州老百姓眼看不敵,躲入屋子裡,他們也不攻打,而是把門柄上的鐵環當目標,拚命的抽出來帶走。

老百姓知道這個習慣,被追打時,為了拖延時間,就沿路丟湯匙、用具,爭取逃走的時間。連民間籬笆用的鐵線也要拔了帶走。

曾有一隊毗舍耶人碰到帶盔甲的軍隊,雙方打起仗來。毗舍耶人並不取人性命,而是拚命要去取盔甲上的鐵片。結果當然是被打得落花流水,慘遭逮捕。他們珍惜鐵器,以致於所使用的鏢槍,還是用繩子綁著的,丟出去傷了人之後,還要回收再用。

為什麼如此著迷於鐵器?原因當然與毗舍耶人缺乏鐵這種先進的材料有關。有了鐵,就比其他武器厲害多了。

至於毗舍耶國到底在什麼地方?依據學者的研究,大約在今天台灣西海岸的北港一帶。他們可能是平埔族(但也有學者認為是在菲律賓,但距離大陸較遠,故不採此說)。

其後,元世祖忽必烈在攻略日本兩次(第一次為1274年,第二次為1281年)失敗後,於1292年隨著國力伸張,派遣楊祥到「琉球」,試圖招撫。居民不理。成宗於1297年再度派兵琉球(即是今之台灣),設置第一個地方行政機關,「巡檢司」於澎湖,作為台灣經略的一環。汪大浦著的《島夷志略》也記錄:同一時期(約1335-1340年間),居民有一千六百多人,與泉州之間,有商船數十艘頻繁往來,盛行貿易。

這樣看來,元代以後,台灣先住民族與大陸之間,逐漸有了貿易,而台灣也逐漸以較為清晰的面貌,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明代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台灣曾有「三保太監」的傳說。不過見諸史載的,只有《明會典》(萬曆十五年成書)記載鄭和的遠征軍曾在赤崁(現在的台灣台南)補給用水。至於台灣雲林北港曾有一間鄭和廟,供奉「鄭府聖侯」神像,則是二百多年前,他們的祖先從廈門的鄭和廟分靈而來。

明朝中葉以後,和台灣比較有關係的,反而是以「倭寇」之名而出現於歷史上的海盜集團。台灣歷史學者戴國煇認為,「倭寇」指的是十三到十六世紀,活躍於日本、朝鮮、中國沿海的海盜和商團的總稱。「倭」指日本沒有疑義,但「寇」就比較複雜,比較像是日本、中國、朝鮮沿海居民的雜牌軍。有商團,有盜匪,有海上交易的漁民等等。

「倭寇」又有前後期之分,前期倭寇指以十四世紀為中心,主要在朝鮮和中國山東沿海騷擾。後期指十五世紀後半到十六世紀,以長江三角洲地帶至華南海域為中心。台灣便是在後期倭寇的活躍時期,成為其補給的基地。當然,要成為基地,勢必要有漢族農民來開墾,才能順利補給各種食米、菜肉之所需,所以福建沿海的農民也開始移居台灣。台灣於是成為打破明朝海禁政策(禁止交通、貿易、漁業等)的一個漏洞,而逐步變成海上貿易的補給站。

顏思齊、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崛起,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

《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作者為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有溫度的台灣史》(南方家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