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這樣吃─蝸牛是重要養殖業:《不只是盛宴》選摘(1)

2022-10-25 05:10

? 人氣

羅馬人不斷向外擴張,吸納了各種異地文化,羅馬飲食的內容除了因為認識其他民族進餐方式與內容有所變化外,亦反映了階級差異。(美聯社)

羅馬人不斷向外擴張,吸納了各種異地文化,羅馬飲食的內容除了因為認識其他民族進餐方式與內容有所變化外,亦反映了階級差異。(美聯社)

羅馬共和初期,專業廚師尚未普及,一般人烹調不講究技法,擺設簡陋,僅以木杓或手取食。到了帝國時代,專業廚師才逐漸出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羅馬人不斷向外擴張,吸納了各種異地文化,羅馬飲食的內容除了因為認識其他民族進餐方式與內容有所變化外,亦反映了階級差異。窮人仍以黑麵包、蔬菜為主,偶爾有些肉品;酒品大量兌水稀釋,價格便宜。富人則仿效希臘生活,尋求各種昂貴食材,宅中建有飯廳;炫富的內容也包括飲食質量俱佳、家廚烹調技藝高超等。

富人的宴會

上層社會參加飲宴時,都在長躺椅上進食,通常晚宴在一個獨立飯廳中,廳中設置三張這種長椅,圍成ㄈ字形,一張長椅可躺三人,開口處為服務人員出入口。這種宴會廳也就稱為「三躺椅廳」(triclinium)。中央躺椅為主位,左邊為大,右邊為小。通常主人座位之旁為其家人。客人會從躺椅的後端入席,趴坐時以左肘支撐。

羅馬共和時期結束前,社會風氣變得低俗浮華,貴族及富人都喜歡炫耀財富,從家具到食物,樣樣可以比較,品味欠佳,卻十分張揚,主餐可以增加到二十二道菜,用酒洗手,請客一擲千金。

吃飯時,用手指取食,也有湯匙,較大的稱為「里古拉」(ligula),可以取用熱食,較小的稱為「蝸牛匙」(cochlear),一端細長,有細籤功能,可以用來插取貝類、蝸牛,功能與叉子類似。廚師會先將菜品切成適當大小,放在淺盤中,直接取食。每道菜後,用水盆淨手,也可用餐巾擦拭。客人還可以自帶布巾,以便飯後將剩餘菜餚或主人的禮物打包帶回。

主餐之後,會有一個特定的禮敬神明時段,祭品包括肉品、糕點及一壺酒,糕點通常用番紅花染色。此時客人也可以稍事休息、活動,或者準備告辭。

第二輪酒(comissatio)

羅馬人在正餐之後,喜歡繼續喝酒、喧鬧,進行「第二輪酒」活動,意為「快樂的移動」,並經常伴隨賭博及遊戲。第二輪酒極可能喧鬧整夜,為能夠延長喝酒的時間,參加者往往使用大量香水、鮮花,希望藉著香氣避免迅速喝醉。

參與第二輪酒者可以擲骰子決定主持人,主持人用不同的手段勸酒。他可以制定飲酒規則,決定酒兌水的比例,指定表演者,甚至制定處罰規則,稱為「酒則」(rex bibendi)。

典型的羅馬主菜

主菜包括各種肉品,如家畜的牛、豬,家禽的雞、鴨、鵝,及魚、兔等野味。

牛肉被視為工人階級的食物,因其燉煮甚久才能食用,所以貴族階級並不喜食。羅馬菜譜當中小牛肉的菜色亦不多。不過在考古發掘中,發現許多屠宰牛隻的證據。

羅馬人喜歡吃豬肉,所有部位都是美饌,例如豬的子宮、乳腺等,尤其是剛生育的小母豬,一直都是珍品。當時人也圈養野豬,宰殺前還要灌食,增加脂肪。

丹麥隨處可見豬肉舖(取自美聯社)
羅馬人喜歡吃豬肉,所有部位都是美饌,例如豬的子宮、乳腺等,尤其是剛生育的小母豬,一直都是珍品。(美聯社)

羅馬人用牛肉與豬肉灌製香腸,種類甚多。其中最簡單的是血腸(botulus),在街上有攤販販售。另一種豬肉漿加上許多香料製成的燻腸(lucanica)甚受歡迎。這類燻腸至今仍存,例如葡萄牙的燻腸(linguiça)與羅馬燻腸相當類似。

最著名的一道菜是燒烤整豬,豬腹內用香腸與水果填塞,燒烤食用。食用這道烤豬時,將豬隻立直,切開豬腹後,香腸等物紛紛落下,吸引許多目光。這道﹁特洛伊烤豬﹂(porcus troianus),引用了特洛伊戰爭的木馬的形象。

當時已經飼養鵝,也有灌食增肥的作法,這種作法與今日的鵝肝醬相同。其他禽類還有雞、鴨,雞的價格高於鴨。雞也在閹割後飼養成閹雞,雞在宰殺前也要先經過灌食,確保肉質鮮美肥潤。

野兔肉算是珍貴食材,兔腿肉尤其受重視。羅馬人原本要人工繁殖野兔,作為食用,但效果不彰,所以野兔價格相當貴,大約是家兔的四倍。

魚類價格要高於一般肉類,其中羊魚(mullus)被視為最珍貴的食材。據說這是因為羊魚離水死後,魚鱗會變紅,大家喜歡將之拿到桌邊料理,欣賞魚鱗的變化。但帝國時期以後,這種時尚作法突然消失。至於羅馬人烹魚的方式,也歷經許多變化,原本是切塊烹煮,後來才整條烹煮。羅馬人也曾嘗試養殖魚類,但效果不彰。

今日歐洲菜餚中有許多配菜,配菜的概念在羅馬並不存在。無論哪一個社會階級,羅馬人喜歡在進食時食用麵包;只有最窮的窮人無法負擔麵包的費用,仍是以麥粥裹腹。羅馬人控制埃及以後,從埃及進口大量小麥,使麵包價格下降,種類繁多,成了最重要的主食。西元二七○年以後,羅馬城中出現了新式的麵包坊。

在西餐禮儀中,每種麵包都有固定的吃法和食用次序。(圖/取自photoAC)
羅馬人控制埃及以後,從埃及進口大量小麥,使麵包價格下降,種類繁多,成了最重要的主食。西元二七○年以後,羅馬城中出現了新式的麵包坊。(圖/取自photoAC)

羅馬最重要的調味汁是魚露,因為製作時氣味極大,羅馬政府禁止魚露工廠設在人群聚集處。羅馬人使用的許多香料泰半為進口,胡椒尤其重要。羅馬人也常用一種類似茴香之性質與作用的香料,稱為silphium,其不僅作為調味品,也運用於各種草藥中,治療不同疾病。因為無法馴化,只有野生採集,似乎已經滅絕。

羅馬的烹調觀念相當特別,烹調必須將食材的形狀與味道完全改變,才算成功。魚露氣味濃烈,調入蔬菜或肉品後,食客也無法辨識其原味。其他菜餚也是如此,務使食客不知道食材的原本樣貌。

現存許多羅馬時期的文獻,包括阿比企烏斯(Apicius)等人所編輯的食譜,我們可以看到羅馬人食用的菜餚,許多考古發掘也出土了當時使用的器皿、鍋具與爐具,甚至有獸骨、廚餘等實物。羅馬大部分地區靠海,海產供應本就不缺,魚類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羅馬人不只養殖蠔與貝類,也養殖蝸牛,在許多羅馬考古遺址中發現烤過的蝸牛。

一本作於西元前四十九年的《羅馬的蝸牛》(Lumaca romana),描述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塔奇尼亞(Tarquinia)人民如何養殖蝸牛,稍後的羅馬作家也另有幾本相關作品討論。這說明蝸牛養殖是重要的農業活動,當時許多人都在家附近設置蝸牛圈(cochlea),選用優良品種蝸牛,以供食用。

《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書封照。(三民出版提供)
《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書封照。(三民出版提供)

*作者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本文選自作者新著《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