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欽觀點:台灣純網銀荊棘之路

2022-09-21 05:50

? 人氣

微眾銀行在年報中強調,持續運用運用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開發及完善各類風控規則、策略、評分卡和內部評級系統,累計建立超過400個網路大數據、徵信和反欺詐等風控模型與超過10萬個風險參數,將AI技術運用於聯合建模、風險管理名單等風控領域,發揮對信用、欺詐等核心風險的識別和監控作用,有效提升了內控能力和效率。大陸證券研究機構曾以「採用"ABCD"戰略,以見證金融科技的力量」,形容微眾銀行。"ABCD"戰略,分別是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與大數據(Big Data)。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申言之,若非借助騰訊集團旗下微信平台、QQ平台與騰訊手遊以提供電子支付、營銷通路與遊戲評分功能,作為分析信用評級數據,微眾銀行的營運績效應不至於有今日之如此亮眼。

三、大陸純網銀曾面臨科技與監理的磨合

早在 2013年,VTM (Virtual Teller Machine,視訊櫃員機) 已在大陸幾家銀行開始試點,筆者於2017年隨團參訪大陸銀行,與業者交流,當時大陸銀行高層主管的普遍看法是:成本偏高。然而,近年台灣許多銀行(例如:中國信託、玉山銀行、第一銀行、台新銀行)則紛紛導入VTM,放置於 24小時自動化服務區,接通遠端的銀行客服人員,由客服專人和客戶現場視訊對話,按順序完成開戶手續,(開戶認證、上傳證件、資料填寫、開戶發卡) ,當場核發金融卡。開戶時間平均約可於30分鐘內完成。可見除了科技技術面成熟與否為採用考量因素外,成本仍為重要決策因素。

大陸純網銀導入新科技的考量,除了成本外,另有一項因素:與監理單位的磨合。舉例言之,目前在微眾銀行線上開戶,用戶可以選擇微信或QQ兩種方式登錄,除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驗證外,需要綁定一張銀行卡,如此進行交叉驗證獲得實名帳戶;如果需要再添加一張新的銀行卡,則需要「人臉識別」驗證。然而,就人臉識別驗證應用於遠距開戶,大陸監理單位起初擔心的是:①如何證明是本人申請?②本人有無被脅迫開戶?大陸媒體亦曾在2015年報導,早在申請籌建階段,網商銀行就對監管機構提出以人臉識別技術申請遠端開戶解決方案,大陸央行當時並不願輕易表態。北京大學副教授黃嵩曾經表示:「監管部門其實也是認可遠端人臉識別的,但問題是國家標準還沒有出來。一旦標準能訂出來後,意味著所有符合該標準的銀行都可以實現遠端開戶,而這對整個銀行業肯定都是件好事。」吾人得悉科技之導入金融業,成本效益分析與監管機構態度致遭禁止或進度推遲,乃為常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明欽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