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駐華航空特遣隊成軍80周年─談中國與北非戰場的連結

2022-07-10 10:02

? 人氣

駐華航空特遣隊的代表性人物,第23戰鬥機大隊大隊長史考特(Robert L. Scott Jr.)上校。

駐華航空特遣隊的代表性人物,第23戰鬥機大隊大隊長史考特(Robert L. Scott Jr.)上校。

2022年7月4日是個很重要的日子,不只是美國的國慶日,同時還是駐華航空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成軍80周年紀念日。相信華文世界的讀者,絕大多數不知道什麼是駐華航空特遣隊,但是如果筆者提到「飛虎隊」(Flying Tigers)的話,大家一定都會有印象。「飛虎隊」全名為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屬於中華民國空軍編制下的一支外籍傭兵大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羅斯福總統之所以在1941年4月15日允許美國陸軍、海軍以及陸戰隊的空地勤人員除役後與中央飛機製造廠(Central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mpany)簽約,來到遠東參加中華民國空軍的原因,是在於當時美國尚未對日宣戰,直接派美軍來華勢必破壞美國的中立主義政策。可是等到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美國直接對日本宣戰,不再需要這樣的白手套了。

此外美軍對於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這樣的退役上尉,只因為受到蔣中正夫婦器重,就能在中國指揮一支獨立於美國陸軍航空部隊體系外的戰鬥機大隊參戰,而且還立下許多戰功並且成為西方媒體關注焦點感到耿耿於懷。他們希望藉由收編美籍志願大隊來重新把陳納德納入美軍體系的控制之下,於是先由美軍駐華軍事代表團團長馬格魯德(John L. Magruder)將軍出手。

馬格魯德將軍在1941年12月31日向蔣中正提議,將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歸併美國陸軍航空部隊體系,改編為第23驅逐機大隊。第23驅逐機大隊將納入一位中美聯合空軍總指揮官的指揮之下,然後馬格魯德向蔣中正推薦由自己擔任這個指揮官。蔣中正對讓「飛虎隊」歸併美軍一事不置可否,卻堅決支持這個中美聯合空軍總指揮官應該由陳納德擔任。

來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美軍以讓陳納德出任中美聯合空軍總指揮官以及向他提供更多飛機還有飛行員為條件,成功說服蔣中正夫婦和陳納德同意讓志願隊改編為第23戰鬥機大隊,並在美軍駐印度第10航空軍的編制下設立駐華航空特遣隊,讓陳納德擔任美軍在華最高的航空司令官。不過駐華航空特遣隊仍須受到第10航空軍節制,不是陳納德在中國想幹嘛就可以幹嘛的。

B-24轟炸羅馬尼亞油田,以切斷德軍非洲軍團的補給線,參與任務的B-24中有23架本來是要由中國起飛轟炸日本的,後來就留在埃及改編為美國陸軍第367轟炸機大隊。.jpg
B-24轟炸羅馬尼亞油田,以切斷德軍非洲軍團的補給線,參與任務的B-24中有23架本來是要由中國起飛轟炸日本的,後來就留在埃及改編為美國陸軍第367轟炸機大隊。

美國對華航空戰略

然而成立之初的駐華航空特遣隊,不只沒有得到更多的飛機,而且規模甚至還輸給做為傭兵的美籍志願大隊。根據美軍官方戰史,第23戰鬥機大隊在1942年7月4日成軍時只有20架Hawk 81A-2與15架P-40E戰鬥機,總計只有35架戰鬥機的戰力,而美籍志願大隊成軍之初則有99架Hawk 81A-2。另外還有10架P-43A槍騎兵戰鬥機,是從中華民國空軍手中借來的租借法案物資。

唯一比志願隊時代強的,是駐華航空特遣隊麾下有8架第11轟炸機中隊的B-25C米契爾式轟炸機。於是在陳納德安排下,駐華航空特遣隊有了第23戰鬥機大隊大隊長史考特(Robert L. Scott Jr.)上校指揮的戰鬥機司令部以及海恩斯(Caleb V. Haynes)指揮的轟炸機司令部。B-25C雖然可對武漢、廣州以及香港等遠程目標實施打擊,卻終究只是雙引擎的中型轟炸機。

陳納德要的不只是擊敗在中國的日本陸軍航空隊,即以南京為司令部所在地的第3飛行師團,還希望能切斷大陸沿海的日本海上運輸線,進而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唯有取得B-17或者B-24等四引擎重型轟炸機,陳納德才能實現他以中國為基地反攻日本的野心。然而美軍在駐華航空特遣隊成立之初,卻沒有給駐華航空特遣隊任何重型轟炸機的打算。

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美國確實有報珍珠港之仇的打算,包括由一架B-24D與12架B-17E組成的「阿奎拉特遣隊」(Force Aquila),還有23架B-24D組成的「哈波羅計劃」(HALPRO)等,都是以中國為基地空襲日本本土的計劃。先是杜立德空襲(Doolittle Raid)引來日軍發動浙灨會戰,浙江衢州機場不再適用於轟炸日本本土,於是「阿奎拉特遣隊」取消。

接著北非「西部沙漠戰役」(Western Desert Campaign)激化,隆美爾將軍向利比亞托布魯克(Tobruk)發起進攻,英軍防線全面動搖。為了防止北非戰局潰敗,美軍在1942年5月22日下令「哈波羅計劃」的23架B-24D改道埃及,對羅馬尼亞普洛什特(Ploesti)油田發起空襲,切斷德軍非洲軍團(Afrika Korps)的補給線。

中國戰場上所有同盟國的內部矛盾,包括蔣中正與史迪威的矛盾其實都可以追溯到戰前畢塞爾與陳納德的理論之爭。(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空軍。).jpg
中國戰場上所有同盟國的內部矛盾,包括蔣中正與史迪威的矛盾其實都可以追溯到戰前畢塞爾與陳納德的理論之爭。(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空軍。).jpg

陳納德與第10航空軍的衝突

除了重型轟炸機被搶走外,最讓陳納德感到無言的是美軍高層居然請了他過去擔任驅逐機教官時的死對頭畢塞爾(Clayton L. Bissell),來擔任第10航空軍司令,也就是他的頂頭上司。而且美軍還故意在陳納德晉升為陸軍准將前一天將畢塞爾由上校升為准將,擺明就是為了壓制陳納德搞出的「小動作」。更不巧的地方,還在於畢塞爾是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將軍的手下愛將。

陳納德與畢塞爾2人衝突的點,來自於雙方對如何使用轟炸機的論點有所不同。畢塞爾順應了20年代到30年代的軍事航空思想潮流,主張驅逐機已經是過時的產物,認為轟炸機只要一起飛就如同發射出去的砲彈一樣無法攔截。而身為驅逐機教官的陳納德,卻主張只要能搭配良好的對空觀測系統,驅逐機仍舊能給轟炸機帶來損失。

也因為驅逐機還是可以攔截轟炸機,他認為轟炸機對敵國政經中心進行轟炸時是需要驅逐機護航的。當時畢塞爾非但不同意陳納德的論點,還以轟炸機只要丟出鐵鍊就能把驅逐機打下來為理由嘲諷陳納德思想「過時」。事實上包括畢塞爾在內的美國陸軍航空隊高層,並非不知道驅逐機的重要性,只是他們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把重點投資在轟炸機上,不得不對驅逐機有所貶低。

最終美國陸軍一度停止驅逐機課程,導致陳納德以上尉軍銜提早退伍,這讓他對畢塞爾恨之入骨。後來畢塞爾雖然試圖改善與陳納德的關係,但顯然傷害已經造成,他的任何動作無論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會被陳納德解讀成是針對自己的打壓。打壓或許真的存在,但到了40年代絕非來自畢塞爾的本意,而是畢塞爾的上司,陸軍航空部隊司令阿諾德(Henry H. Arnold)將軍。

更糟糕的是,畢塞爾的另外一位頂頭上司,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因為與畢塞爾關係良好,同樣遭到陳納德記恨。事實上史迪威在1942年3月1日剛抵達中國的時候,與陳納德的關係十分良好。結果卻因為畢塞爾的關係,他開始與史迪威做對,然後蔣中正又因為支持陳納德,導致史迪威又與蔣中正爆發衝突,給整個中美關係埋下了不穩定的因素。

陳納德的轟炸機司令海恩斯上校。(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空軍。).jpg
陳納德的轟炸機司令海恩斯上校。(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空軍。)

戰術天才陳納德

與官僚體系出身,對上級唯命是從的畢塞爾不同,陳納德是個有強烈個人特色的偏執狂。這點他與史迪威、蔣中正反倒有幾分類似。「史迪威事件」(Stilwell Incident)的發生,筆者認為他的責任實際上並不會小於史迪威和蔣中正。但是在抵抗第3飛行師團方面,他確實是一位卓越的戰術天才,而且最擅長的就是如何以寡擊眾。

面對擁有近200架飛機的第3飛行師團,只有45架戰鬥機和八架轟炸機的駐華航空特遣隊要怎麼對付呢?關鍵就是利用中國地大物博的優勢打空中游擊戰,將麾下第74、第75、第76以及第16等四個戰鬥機中隊,還有第11轟炸機中隊分散部署,另從3個方向包圍他們的第3飛行師團難以集中兵力一舉殲滅駐華航空特遣隊。

其次是陳納德絕不坐以待斃,以主動出擊來混淆第3飛行師團的判斷力。他以氣候為指標,當湖南與廣東地區放晴的時候,他就將主力部署到東部戰場,對武漢、廣州與香港等目標實施空中打擊。當華中與華南進入雨季後,陳納德又會把重點放在西南駝峰航線的維護上,對越南與緬甸境內的日軍目標發動攻擊,讓日軍永遠抓不到他的主力究竟在哪裡。

他甚至還命令出擊的P-40與B-25返航後修改機身編號,目的就是要讓第3飛行師團誤判他的飛機數量比實際數量還要多。根據日軍出版的史料,第3飛行師團判斷駐華航空特遣隊擁有的飛機數量約為90架,比陳納德實際有的多出了30餘架。駐華航空特遣隊的另外一大成功之處,在於第23戰鬥機大隊空對空作戰的戰果。

單憑第23戰鬥機大隊自身的戰報,恐怕第3飛行師團都已經被殲滅了三輪以上,不能斷定駐華航空特遣隊的成功。但是如果比照日軍承認的損失紀錄,從1942年7月4日到1943年1月16日,第3飛行師團、第5飛行師團以及獨立第21飛行團遭第23戰鬥機大隊從空中擊落的飛機數量保守估計為22架,可第23戰鬥機大隊本身只損失五架,誰是空戰的勝利者已不言自明。

投入火炬行動的美軍,即將登陸法屬北非。(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jpg
投入火炬行動的美軍,即將登陸法屬北非。(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帝國戰爭博物館).jpg

西部沙漠戰役的勝利

從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角度出發,美國應該優先打倒的對手是納粹德國,其次才是軍國主義日本。這個論點其實也有幾分道理,因為即便是從支持中華民國抗戰的角度出發,所有美國提供的物資都必須先經由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送到印度阿薩姆邦,才能再經由駝峰航線運來中國。只要德國尚未失敗,盟國對中國的漫長補給線就隨時有被切斷的可能。

因此每當羅斯福總統向他詢問如何增加駝峰航線噸位的時候,首先印入阿諾德將軍腦海裡的想法是該如何把50架B-24轟炸機送往歐洲,投入對德國首都柏林的轟炸。事實上在北非戰局穩定以前,就連第8航空軍的前身第8轟炸機司令部也都只能用輕型的A-26攻擊機執行任務。如果連歐洲戰場都是如此,駐華航空特遣隊得不到戰略轟炸機也不用太令人意外。

可是進入1942年10月以後,伴隨著兩次阿拉敏戰役的勝利,還有11月8日美軍發起「火炬行動」,登陸維琪法國莫洛哥與阿爾及利亞,並且對突尼西亞發起反攻之後,西部沙漠戰役終於以盟軍勝利進入尾聲。阿諾德將軍認為,對日本的戰略反攻可以由太平洋方向完成,中國戰場唯一的做用就是牽制100萬日軍而已,沒必要做出太多餘的投資。

不過到了北非戰役進入尾聲的1942年底,羅斯福總統雖然大體上同意打敗希特勒為優先的戰略,卻認為還是必須要增加對中華民國的援助,哪怕只是象徵性的增加。畢竟中華民國是同盟國當中,唯一由有色人種組成的國家,只要持續抵抗一天就能讓日本帝國宣傳的「大東亞共榮圈」口號破滅。所以無論有多麼不合戰略邏輯,他都必須盡可能回應蔣中正的戰略需求。

國軍將士圍觀來到中國的P-38閃電式戰鬥機。(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
國軍將士圍觀來到中國的P-38閃電式戰鬥機。(作者許劍虹提供,照片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

第14航空軍成立

於是先是在1942年10月,羅斯福總統委派了1940年與他競選總統失敗的共和黨人威爾基(Wendell L. Willkie)訪問中國,並且於10月6日前往重慶白市驛機場與陳納德會晤。他把陳納德希望爭取105架戰鬥機、30架B-25轟炸機以及12架B-24轟炸機的計劃書帶回華府給羅斯福。陳納德在計劃書裡強調,他不只有能力幫助中國打贏抗日戰爭,還能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最親美的國家。

儘管阿諾德對陳納德的計劃完全不能認同,但他還是在羅斯福總統的命令下於1943年2月造訪了中國,拜會了蔣中正總統並且與史迪威、陳納德等美軍將領晤談。這趟訪問,倒是改變了阿諾德將軍的想法,從原本不願意接受陳納德擺脫第10航空軍的節制到支持陳納德在中國成立第14航空軍。當然他之所以改變主意,並不是因為他支持陳納德的主張。

而是他從1943年初的地緣環境思考,發現中國是美軍轟炸機唯一能對日本本土實施空襲的前進基地,雖然能飛到日本本土的衢州已經失守,但航程比B-17還有B-24更遠的B-29即將問世,所以可藉由派駐B-24或B-17大隊到中國戰場上替B-29累積經驗。於是以B-24為主力的第308重轟炸機大隊,在1943年3月抵達中國,讓陳納德手下終於有了遠程打擊能力。

之所以選擇B-24而非B-17,是因為B-24航程比B-17遠,更適合疆域遼闊的中國戰場。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只需要飛過英吉利海峽就能夠完成,因此B-17就成了第8航空軍的主力。除了轟炸機外,陳納德還尋求比P-40更為先進的戰鬥機,於是裝備P-38閃電式戰鬥機大隊的第449戰鬥機中隊,也被派到了中國編入第23戰鬥機大隊。

假若沒有北非戰役的勝利,恐怕像P-38這種能夠適應高空與高速環境的戰鬥機還不會在1943年春季來到中國,雖然後來P-38在中國戰場上的表現還未必比P-40好,但總算是讓陳納德手下的兵力看起來更完整一點。更重要的是,第449戰鬥機中隊的P-38飛行員是由在北非戰場上與德國空軍、義大利空軍以及維琪法國空軍交手過的好手,彰顯北非戰場的成敗對中國的影響相當巨大。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