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軍人的投降潮─兼談孫良誠將軍

2022-06-26 07:20

? 人氣

孫良誠1942年4月投效汪政權後,獲得汪精衛召見。(作者提供)

孫良誠1942年4月投效汪政權後,獲得汪精衛召見。(作者提供)

今年是國共分家95周年、日本全面侵華85周年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81周年。三個日子看起來毫不相干,實際上卻緊密連結在一起。國共在1927年的分家,毫無疑問提升了「基督將軍」馮玉祥在國民政府裡的軍事地位,他手下的西北軍更因為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打出抗戰第一槍,成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象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台灣很少有人知道,西北軍在抗戰期間接受汪精衛政權改編為和平建國軍的比例相當之高,尤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更是中國軍隊投降潮的主力。正如筆者今年紀念中途島海戰80周年文章中所寫的那樣,馮玉祥的手下愛將孫良誠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一個投降日軍,接受汪精衛改編為和平建國軍司令的國軍將領。

按照我們傳統上的認知,太平洋戰爭爆發意味中華民國不再是孤軍奮戰,有了英美這兩個堅強盟友共同抗日,何以會有大量國軍投降日軍?主因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前六個月內,英美盟軍在東南亞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兵敗如山倒,讓孫良誠認知到「東昇西落」的時代即將來臨。「牆頭草,兩邊倒」,確實是可以用來形容孫良誠等遊走在抗日以及親日陣營的雜牌軍將領立場。

可就如同今天部份立場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退役將領,抱勝利者大腿確實是孫良誠投靠日本的一大主因,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中華民族主義亦為背後的另外一個推手。都投降日軍當了「漢奸」,怎麼還能用中華民族主義來形容孫良誠的動機呢?因為所謂抗日等於愛國,親日等於「漢奸」的觀點,其實要等到日本戰敗以後才成為中國人普遍認可的共識。

直到1943年11月,蔣中正與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一起出席開羅會議,成為和英美元首平起平坐的領袖之後,重慶國民政府才真正掌握中華民族主義的話語權,中國軍隊的投降潮也隨之落幕。從抗日到親日,再從親日回到抗日,這些數度易主的將領到底經歷過哪些心理起伏?就讓我們從孫良誠將軍的故事開始談起。

馮玉祥是孫良誠的老長官,兩人曾共同反蔣。(作者提供)
馮玉祥是孫良誠的老長官,兩人曾共同反蔣。(作者提供)

馮玉祥的忠實信徒

孫良誠在西北軍眾多將領中,是對大家長馮玉祥比較忠誠的一個,早期他以國民軍第1軍第2師師長的身份,率領西北軍開入陝西大戰劉鎮華的鎮嵩軍,確立了馮玉祥「西北王」的地位。接著他又跟著老長官一起倒戈蔣中正,並在北伐勝利後出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一職,顯見他的忠誠度獲得馮玉祥肯定。可惜中原大戰的爆發,逼著孫良誠必須在蔣中正與馮玉祥兩位長官之間選邊站。

一心想當太平省主席的孫良誠,並不贊同「西北王」馮玉祥與「山西王」閻錫山的反蔣聯盟,不過出於對老長官的忠誠,他還是硬著頭皮擔任反蔣聯軍第2方面軍第2路軍總指揮。結果反蔣聯軍慘遭背後有東北軍支持的中央軍擊敗,孫良誠也被迫將他山東省主席的職務,讓給另外一位倒戈投向蔣中正陣營的西北軍將領韓復榘。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