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穹頂之下掀動風暴幕後

2015-03-15 19:40

? 人氣

柴靜。

柴靜。

前央視記者柴靜自費百萬、花一年多時間調查長期困擾中國的霧霾問題,拍成紀錄片《穹頂之下》;直言批判中國行政體制,直指石化行業壟斷、環保部門失職及怠惰,在刺痛民?麻木神經的同時,也喚醒沉睡的公民意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月的最後一天,沉寂一年多的柴靜回歸了。兩天以後,中國每六個網民中(中國大約有六億網民),就有一個看見了歸來的柴靜。

這源於她特殊的回歸方式——一部長達一百零五分鐘、TED演講式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主題針對長時間困擾中國的頑疾,霧霾污染。在演講中,柴靜將矛頭直指中國石化行業壟斷、環保執法主體缺失、環保部門處境尷尬和政府保護落後產能。

此前,柴靜從中央電視台離職、產子,長久消失於公眾視線,極少有人知道她所忙何事,偶爾傳出負面流言,比如她的私人感情、比如她又「被」封殺、比如她赴美產子的消息——柴靜一貫的風格是,幾乎從不回應某些不懷好意的謠言,而往往以作品代替。

好友黃章晉很早就聽說,歸隱的柴靜在做關於霧霾的調查。這位新媒體「大象公會」的總編當時並未在意﹕「我不懷疑柴靜的勤奮,但很懷疑最後是什麼效果,多少覺得她的野心太大了。」但如今,他已自稱成為柴靜的「腦殘粉」(無條件支持柴靜的粉絲)。

成為柴靜「腦殘粉」的遠不止如此,除了超過一億的網民瀏覽以外,大陸官方媒體人民網、《環球時報》官方微博,這些一向無條件站在政府一方的官媒,都同時轉發柴靜的歸來之作。人民網甚至評論稱,「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柴靜一再聲稱,她對霧霾的深入調查,一切都源於她與霧霾的「私人恩怨」——她懷疑出生女兒的腫瘤源於北方糟糕的空氣質量。但這更多的或許出於傳播策略的考量,在公共精神萎縮的中國,高談闊論公共利益顯得不合時宜,而從最普世的母愛開始,則能迅速獲得人心。

團隊奔訪全國及歐美

但柴靜的努力顯然不是為了個人。一年多裏,她自費百萬元,帶領自己在央視《看見》欄目的核心成員,奔赴中國河北、杭州、山西、美國和英國等數十個地方,遍訪包括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唐孝炎院士、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北京大學環衛系教授潘小川、復旦大學公衛教研室主任宋偉民教授、廣東省氣象局首席科學家吳兌等長期研究大氣污染問題的專家學者,多次訪問環保部門、石油部門等核心負責人,追問中國環保問題的根源。而為了觀測中國的霧霾污染程度,柴靜甚至還從美國NASA獲得了關於中國的大氣衛星圖。

事實上,關於《穹頂之下》的演講,柴靜曾在一四年底就邀請了小範圍的專家和傳媒人觀眾,進行了一次測試演講。大象公會總編黃章晉就是觀眾之一,回憶當初,他說﹕「當時極為震撼,有一種實實在在的被密集信息碾壓的感覺。」然而,二月末的這次公眾呈現,考慮到各類風險,柴靜捨棄了許多非常好的素材,令黃章晉感到遺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