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忠觀點:宣示台灣2050年成為「有機島」之可行性及效益

2022-06-17 07:10

? 人氣

本團隊與台中霧峰的「台灣農業試驗所」合作,進行長期田間試驗,觀測對土壤品質及產量之影響。從1995至今,超過25年的結果顯示,施用化學肥料區之土壤酸化程度嚴重,程度約有10倍之多。近十多年來,有機質肥料區與化學肥料區的作物生產量不相上下,證明長期施用有機質肥料,作物的產量不輸化學肥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長期研究有機農業,歷經32年的結果顯示,有機栽培區的土壤疏鬆,保水保肥力強,有機質含量高,微生物多樣性也高,種出來的農作物比一般慣行化學肥料農法的更不容易生病,產量同樣不輸慣行化學肥料農法區。

2. 台灣的有機廢棄物養分量,足於供應農耕所需要的養分量:

台灣每年2000多萬公噸有機廢棄物,推估取3分之1製成有機氮肥、磷肥及鉀肥,皆可超越化學肥料量的1至2倍(見下表) ,顯示現今台灣有機廢棄物的「養分總量」已可完全取代化學肥料的養分量。台灣若能在農村將有機廢棄物有效製成有機肥,就不必大量進口化學肥料,節省外匯支出及減碳效益,更消除化學肥料對土壤及環境生態汙染的問題,創造經濟及環境價值,以及農村有機肥製造的就業價值及農村的特色。

20220616-SMG0034-E01-楊秋忠觀點_01-表1、台灣有機廢棄物三分之一製成有機肥與2018化學肥料施用量比較
表1、台灣有機廢棄物三分之一製成有機肥與2018化學肥料施用量比較

(2)生物性農藥取代化學農藥:

台灣生物性農藥在政府的支持發展,已有相當肯定的成果。一般而言,生物性農藥較化學農藥對人畜安全無毒害,且具專一性,不會危及鳥類及其他非目標生物,對生態環境較安全。國內已登記生物性農藥產品約42種,包括微生物製劑之蘇力菌、枯草桿菌及木黴菌等,天然素材之除蟲菊精、印楝素及生化製劑甜菜夜蛾費洛蒙、斜紋夜蛾費洛蒙等。

近年來,化學農藥有許多爭論而陸續下架禁用,顯示某些化學農藥對人類或生物、環境有危害。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積極尋找更多生物性農藥,幾十年來有許多生物性農藥成功開發及應用。從近年全球有機栽培的蓬勃發展,開始發現生物性農藥與作物適時適地配合下,應用的效果及潛力。全球已有5、6家農藥的跨國大企業轉為發展微生物製劑的農藥。至2050年的30年發展空間,生物製劑農藥將必有取代化學農藥的機會。翻轉農業思維,才能釜底抽薪,全面施行正確有效的生物製劑、整合生態平衡的有機農法,了解產量和質量長期下來不會減損,才能達成永續農業的目標。

高麗菜崩盤、農田、蔬菜(圖/行政院農糧署提供)
(資料照/行政院農糧署)

宣示有機島的各方面主要效益

(1)產業面:台灣農產品「搶市」的國際競爭能力

可增強台灣農產品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及信任,國外農業的銷售盤商會主動下單購買台灣農產品,台灣農產品的價格自然提升,進而提升國家與農民的收益。若不改善競爭力,現在至未來的30年將面臨相同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