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5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專家解答為何信義區震度比台北各區都大

2022-05-09 16:28

? 人氣

中央氣象局說明,9日14時23分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27.5公里。(截自YouTube《台灣地震監視》)

中央氣象局說明,9日14時23分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27.5公里。(截自YouTube《台灣地震監視》)

花蓮外海9日下午2時23分出現芮氏規模6.1強震,雙北、宜蘭、花蓮、台東皆出現最大震度3級的有感地震。對此,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該區域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是常見現象,平均每2年就有超過規模6以上的地震,未來5天不排除再有規模4到5的餘震出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中央氣象局資訊,9日14時23分在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27.5公里,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方 89.5 公里,最大震度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台北市、台東縣3級,南投、台中、桃園、新竹、苗栗、雲林、彰化、嘉義、高雄、台南、屏東2級,基隆及外島縣市澎湖、連江、金門1級。

陳國昌說明,本起地震發生位置在南澳海盆邊緣,海盆區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是常見現象,自1978年以來該區域已出現21起規模6以上地震,也就是平均每2年就有超過規模6以上的地震,不過今年已有5起規模超過6的地震,確實頻繁了些,但因距離較遠,對台灣陸地造成災害可能性比較低一點。

對於雙北民眾表示「晃超大」,陳國昌解釋,感覺到的搖晃比較大是因為低頻波所致,但這對建築物的損害也較小,民眾不需擔心。不過他也提醒,雖然該地區地震的餘震不會很多,但5天內不排除出現規模4.0到5.0的餘震出現,要規模5以上的可能性就比較低。

陳國昌:每次發生較大地震就會發現信義區測站的場址效應

陳國昌提到,本起地震的地殼深度範圍,今年已發生2次規模6以上地震,上次發生為1月3日,雖然高於歷史平均值,但還算是在背景地震範圍內。而台灣很多地方都有背景地震發生,這應該是背景地震的一部分,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這樣的地震地震,規模有小有大,當然越小越多、越大越少,而台灣所有的地震都跟板塊有關。

陳國昌指出,台北震度2級,但信義區的震度卻3級,是因為信義區測站的場址效應,每次發生比較大的地震就會發現,台北市區,尤其盆地內很多地震發生時,都會比一般的其他站點測到的震度還要高,這都是場址效應所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