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俄羅斯為什麼對烏克蘭發動戰爭 ? 戰略衝突簡史(3之1)

2022-04-03 05:30

? 人氣

美國藉此機會在2013年11月開始啟動所謂的「廉價政權更迭」模式,白話就是大喇喇毫不遮掩的流血政變模式推翻亞努科維奇。美國很快回頭拉攏當時選舉失敗的烏克蘭親納粹聯盟,提供高達 50 億美元的資助,這數字是政變幕後總指揮,美國國務院官員紐蘭(Nuland)女士當時公開的談話所承認,這位狠勁十足的女士(現在已升任副國務卿),當時還與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在電話中討論三位可能繼任的總統傀儡人選,她要求面談這些「總統」人選,並對歐盟拒絕介入而飆出三字經粗話名噪一時。紐蘭除了代表美國政府金援政變,也提供數百名「專業顧問」,和大量武器,以幫助反俄納粹團體進行政變,很多奇怪的非政府組織(NGO)在政變醞釀過程中的假消息傳播認知作戰裡,扮演很重要角色。眼見抗爭愈演愈烈,亞努科維奇總統答應與反對派談判停止抗爭,並由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拜登擔任調停人。但亞努科維奇幾年後接受採訪時重話批評,拜登副總統對他承諾是一回事,烏克蘭反對派根本不履行,照樣抗爭攻擊,他認為被拜登欺騙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4 年2月,親納粹聯盟在美國的撐腰下,在首都基輔很快獲得了軍事勝利,幾千名武裝員警根本不是數萬納粹聯盟兵力的對手。烏克蘭是一個高度集權控制的國家,很大部分軍事資產都是集中在首都基輔,只要通過佔領基輔,就幾乎奪取了所有重型武器,指揮和控制了所有軍事資產,並完全控制了空軍。親納粹聯盟奪取了重型武器後,政變就勢如破竹,眾多抗議政變的民眾都因此喪命。亞努科維奇被迫流亡俄羅斯,奪權成功陣營派出傭兵對總統車隊猛烈射擊,但亞努科維奇已事先獲報有暗殺計畫,於是以調虎離山欺敵戰術騙過眼線,趁夜搭直升機成功悄悄離開,驚險逃過狙殺。但烏克蘭親俄勢力從此遭到嚴重挫敗。

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Donbass)」地區原本有兩個州「頓涅茲克州」與「盧甘斯克州」,因為拒絕承認2014年「廣場革命」政變的合法性,而自己宣布獨立並取名為「頓涅茲克人民共和國(DPR)」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並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對抗烏克蘭政變後上台的新政府,成為新政府眼中的「叛離」區。烏克蘭政府為了清剿與回收這兩區,將全國20多萬兵力中高達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兵力佈署到「頓巴斯」地區前線,對「叛離「的DPR與LPR共和國從2014年起持續發起猛烈攻擊。但DPR與LPR的武裝力量遠不如烏克蘭納粹政府軍,戰事屈居下風,實際控制區域逐漸被壓縮。

這就是打了已經八年的「頓巴斯戰爭」。2014年開打迄今大量居民被烏克蘭親納粹政府殺害,DPR與LPD兩區已知至少約一萬五千人喪命,實際可能遠不止,因為陸續已發現八個萬人塚,納粹武裝組織「亞速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西方媒體一直淡化甚至完全忽略「頓巴斯戰爭」,明顯替烏克蘭納粹政府遮醜,台灣媒體更幾乎沒聽過相關報導。雖然各方於2015年在第三方監督保證下簽訂有「明斯克(停火)協議」,但烏克蘭親納粹政府嚴重說一套做一套,一直拒絕履行停火,照樣攻擊DPR與LPR地區,也切斷通往克里米亞的淡水供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