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德國媒體借鏡歷史教訓,看中共修憲解除國家主席任期

2018-03-27 06:00

? 人氣

就國際層面說,今日中國是泱泱大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在各大國際組織派駐代表共同參與處理國際事務。加上中國派駐全世界各國的外交官,特別是派駐西方國家的外交官員及眷屬突然發現自己所代表向以開放、改革、進步、國際化自詡的偉大祖國家的英明領導人,怎麼突然間透過修憲復辟,再度解除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任期限制,成為當今文明大國所僅見?他們身為各國重視的大國外交代表,一定是需要到處說明、解釋、辯護,真是情何以堪?中國外交官面對此項獨特任務,其個中滋味,外人不難想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內政層面言,中國國家領導人今後一定不能生病或有大小事故發生,因為習主席只要幾天不在電視上露臉,中國大陸偌大江山及13億人民就要開始擔心焦慮有如熱鍋中的螞蟻。而今天的老百姓可能也無法像古代一樣天高皇帝遠,到時候中國大陸將變成全世界最大的壓力鍋,同時會很快引起國際媒體的矚目、猜測及謠言滿天飛。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新華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新華社)

德國近代史的經驗與教訓

德國近代歷史在前後不到22年(1918-1939)的時間內引發兩次世界大戰,因為德意志民族闖下如此滔天大禍,故至今德國政治菁英及戰後培養改造的政治文化對兩次大戰的歷史原因與慘痛教訓仍維持高度敏感,我們相信這不僅是德意志民族的歷史記憶,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共同寶貴經驗。

我們且將德國近代史這段發展過程略作簡單敘說如下:

(一) 上世紀初的德意志帝國因工業化快速發展,教育有成,各界人才輩出,短短數十年內國力倍增,當年反映國力指標的煤鋼產量超法追英,儼然是歐陸新興崛起的強權。事實上當時的德意志帝國內政問題重重,貧富懸殊嚴重、勞資鬥爭激烈,社會分裂敵對,問題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德皇威廉二世則自以為大國崛起而過度自信,莽動躁進,對外採強硬外交路線,並大肆發展海軍挑戰英國,欲圖稱霸歐洲並與英、法競逐海外市場及搶奪殖民地,結局是招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一場革命遭平息後,宣布建立共和。

(二) 一次戰後德國廢除帝制專政,建立民主體制的威瑪共和國,可惜民主轉型失敗,史家稱其失敗原因是:有共和國而沒有共和/民主人士。其後遭希特勒奪權,建立法西斯納粹政權獨裁專政,並鼓動極端民族主義,宣揚建立具德意志特質的社會主義國家,誓為德國一次大戰失敗復仇。先後併吞捷克蘇台德區及奧地利,破壞戰後國際現狀,1939年入侵波蘭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失敗後的德國失去將近三分之一領土,被美、蘇列強分裂成東、西德兩國,直至公元2000年始復歸統一。

(三) 今日史家研究歸納當年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原因及教訓約有下列數端:

(1) 國力增長過快,政治體制缺乏民主制衡,導致國家領導階層因過度自信而輕率躁進;(2) 對內鼓動民族主義情緒,宣揚自我民族優越特質及發展道路,圖謀對外擴張;(3) 政治菁英心懷復仇主義的怨恨心理,並以之教育人民,隨時想像敵人之存在,藉以鞭策人民奮進;(4) 無視權力平衡是人類近代歷史至今國際強權政治顛撲不破的道理,任意使用武力挑戰破壞既成現狀,終遭國際圍堵報復;(5) 軍國主義的形成,軍人在社會上擁有特殊地位及影響力,過去德國普魯士王國即有此傳統;(6) 德意志民族傳統政治風格過度嚴肅呆板,政治氣氛嚴厲肅殺,幾至窒息扭曲人性,不利良性政治文化之發展,在上個世紀早年即常被英、法等西方國家私下所揶揄竊笑。

古人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有鑒於此,德國近代歷史的經驗教訓足為吾人之殷鑑。

*作者為公務員,曾駐外多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