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再降臨人間,還要為他們盡一己心力:《潘元石的藝術之路》選摘(1)

2022-01-05 05:10

? 人氣

作者透過回憶錄,撰寫參與台南市各界藝文活動與經歷。(取自Unsplash)

作者透過回憶錄,撰寫參與台南市各界藝文活動與經歷。(取自Unsplash)

我生於1936年(民國25年,昭和11年)2月28日,是土產土長的正港府城囝仔。每當生日來臨,想起台灣發生慘重228事件,很多台灣精英的人士,有醫生、畫家、學者教授、大學生等被槍殺,死傷無數,內心無限的哀痛嘆息,就一個人窩在家裡,對外更不談慶生之事,頂多接受家人送來小蛋糕或餐點在家享用,而默默渡過悲傷的日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份稿件是我今年2月初,因脊椎骨嚴重彎曲而接受第3次開刀治療,在家靜養,躺在床上115天,所幸感謝天主所賜的恩典而能起床走動,體重從本來的97公斤,遞減成80公斤,減輕身心的負擔;接著又右眼接受白內障開刀,兩眼視力僅剩0.4,每天站在門口前,凝視庭院裡種植的綠色盎然黑松樹良久;雙耳又患了嚴重重聽,所幸腦筋還蠻清楚,而能夠逐字撰稿而成。經女兒潘青林(現任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百忙中花費許多寶貴時間和心血校稿審核,感謝青林替父親做了一件大好代誌。

個人這樣預想,像這類屬於個人性的回憶錄,是不會有人要看的,頂多親友、學生翻閱一下。除非像張忠謀、許文龍、辜振甫、余光中、林懷民等大企業家或大文豪、舞蹈家這種名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立場,這份回憶錄裡面所談論敘述的,絕大部分跟台南市各界藝文活動發展有關,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做為台南美術發展史料上,有許多寶貴第一手的文獻資料的記錄,所以仍有參閱的價值,值得出版留存。

我的童年過著多采多姿、有喜有悲的生活。7歲時家遷居住在萬福庵附近,到米街觀看雕版印刷的樂趣;讀附小與同學建立友好的情誼,課外到林百貨坐流籠上5樓,看撈小金魚的樂趣,真是快樂無比。後來因戰爭府城被轟炸,而到鄉下避難,過著鄉下純樸與大自然為伍的愜意生活;戰後搬回台南入進學國小就學。由於搬家5次,讀了5個國小,造成嚴重失學的狀況。

初中在南英高職正式接受正規教育,對人格的塑造、品格的提升、強健體魄的訓練,特長的發揮,起了一定的作用。感謝南英給我這個機會,啟迪我人生開始的腳步。在南英百年校慶中,撰寫了1篇〈賀百年校慶—憶南英高職〉紀念文稿在報紙上刊登,以示感念與敬賀之意。

在南師時期,因為將來要為人師,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的規律生活,認真課業的研讀,並接受藝術技術的培育訓練。

到台南盲啞學校服務,身為特殊教育教員的一份子,為了這一群特殊聽覺障礙生將來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幸福的生活和培育其自信心,加強特殊才能的提昇,花費了我正當年輕、風華,充滿希望的25年精華寶貴的生命,融入其生活範疇裡,直到退休為止。我如果有幸再降人間,下輩子仍想要繼續擔任這份有意義而神聖的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