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新竹縣市合併不會讓台灣變大

2021-12-22 05:40

? 人氣

公投結束,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話題立刻進入議程。圖為新竹著名的城隍廟(呂紹煒攝)

公投結束,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話題立刻進入議程。圖為新竹著名的城隍廟(呂紹煒攝)

每個國家的財政及資源有其極限,當政者,理應合理分配及運用於全部
國土區域,讓各地的人民,同享福祉,所有行政區能夠均衡發展,並可
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的策略,依各地區特有的條件及特色,扶植各種經
濟、文化及觀光等產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地區的幅員不大,可說整個台灣都是國人的共同生活圈,息息相關
,台北市雖然是台灣的精華地區,但是,如果沒有台灣其他的地區,作
為台北市的廣大腹地,有山林,綠地,農田,水電能源,各種產業聚落
,其他城市都會等,源源不斷的提供台北市的各種人力及物資,加上台
北市本身優良的條件,台北市還能是台灣的政治,文化及經濟中心嗎?
最近新竹縣市又要提議合併了,台灣打算再增加一都,一個小小的台灣
,能容納七個直轄市,涵蓋四分之三的人口,到處都是大都會區,好像
台灣是如新加坡式的城市國家,中華民國憲法是規定人人平等,保障人
民的生存權及工作權,每人都能公平的受到國家資源的合理分配,儘量
避免地區的階級化,各地區的發展可因時制宜,直轄市的設置,在於首
都或具有特殊重要性的都會區,否則,太多的直轄市,反而失去意義。
台灣的人口二千三百多萬,日本東京都的人口有一千四百萬,但相關的
活動人口及生活圈,高達三千八百多萬,日本的行政區的劃分,是仿古
代中國州縣府的設置,全國劃分為都府道縣等行政區,各區平等,區下
還有市的等級,東京都並非特別行政區,與沖繩縣行政區位階相同,日
本這種制度,行之多年,均能運轉順暢,並無爭議。

台灣早期,只有將台北市於1967年設置為直轄市,是首都及政治經濟文
化中心,但是,台北市的就近共同生活圈,不是只有台北市轄區,舊台
北縣及基隆市都算在內,舊台北縣與台北市,只隔著一條淡水河,但河
的兩岸的發展,城市風貌及公共設施,差距相當大,舊台北縣民的平均
分配款,輸了台北市民一大截,舊台北縣民的繳稅率有較台北市民為低
嗎?為何分配款及社會福利不如台北市。而且,直轄市的公務員官等位
階,也高於其他縣市,等於直轄市有素質較優良的公僕,服務人民,又
成為另一種不公平。

後來,在1979年,又成立高雄直轄市,南北各一,高雄是台灣第一大港
及重工業中心,這也還說得過去,有南北平衡的意義。不過,真的要合
理規劃台灣的行政區,依各地區的生活圈習慣性及地理條件,應以治理
效率為優先考量,台灣應簡化的統合為數個行政區,在台灣西部地區,
分為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等5個行政區,宜蘭,
花蓮及台東,因地理環境阻隔,或幅員遼闊,仍維持原狀,澎湖,金門
及馬祖等外島地區,應該也不須更動,如此一來,好像又回到與日據時
代的行政區,可見,當時日本政府對於台灣行政區的劃分,較為務實合
理,台灣各地歷經百年的發展,至今仍不改變其道。

行政區的劃分,不應該是政治考量,國民政府退據台灣,仍維持著中國
大陸行政區的心態,將小小的台澎金馬地區,劃分為二十餘個縣市,再
設置北高二直轄市,如此細分,並非合理,舊台北縣要升格之前,有人
倡議北北基合併為台北市,但馬英九執政時,有人擔心如此合併後的
市長,轄區有七百萬的人口,有廣大民意的基礎,恐怕有葉爾欽的效應
,會牽制總統的職權,因而作罷,其實,這是多慮的,一切以制度來運
作,日本的東京都知事會威脅到首相嗎?恐怕是有較多的行政區,增加
市長及相關官職,才是核心利益。另外,地方升格為直轄市,有較多的
行政院統籌分配款,所以,到處搶設直轄市,台灣不會變大,只是扭曲
國家資源的公平分配,造成各地區發展的不均,中央享有財政分配權,
也可特定將專款輔助於某一縣市,存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干擾,而不須專
業長期效應的評估,如在屏東恆春設置的五里亭機場,變成閒置,其他
地區的蚊子館,也不勝枚舉,浪費太多的國家資源。

台灣只有一個,國人應多加珍惜,政治人物心裡想的,是位置及財源,
並非地方的精準發展及建設,行政區應適度合理劃分,不是一直增加直
轄市,新竹縣市合併,依目前法制,明顯是不夠格的,不要再為其量身
訂做,修改法律讓其過關。目前台灣最簡單的作法,是摒棄既有的心態
,及直轄市的框架,北北基合併為台北市,新竹縣市及嘉義縣市,各合
併為新竹市及嘉義市,所有縣市的位階均相同,廢除直轄市及省轄市,
如同日本的行政區,簡化行政區的級別及平等化,讓各地區的居民,都
能感受到以自己的所在縣市為榮,愛鄉愛土,沒有被行政區的級別矮化
及歧視,才是正途。

*作者為自由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