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體育班會是執政者的神器還是包袱?

2021-09-05 06:30

? 人氣

然而,長期面對艱苦而孤獨的訓練,終於使她在連續多年未能突破個人最佳成績,而且也未能更進一步奪取奧運獎牌之後,在尚屬巔峰的27歲就高掛釘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運動員提前退休在國內很常見,例如奧運歷史上台灣唯一參賽的中長跑選手李秋霞,也是早在28歲就公開表示準備退休,並引發體育界的議論。相形之下,歐美就不斷出現許多「高齡老將」,例如美國田徑界的5屆奧運元老菲莉克斯(Allyson Felix),以35歲的高齡勇奪兩面東奧獎牌。

提前退休讓王惠珍失去了更進一步,站在世界巔峰的機會,等於是浪費了自己絕佳的天賦。但她只是在無法再行忍受壓力之下,做出當時最合適的個人抉擇,旁人沒有置喙的餘地。

總之,一旦出現強烈的運動倦怠之後,訓練活動和競賽成績必定會受到不利的影響,而更嚴重的是運動員會陷入咬牙苦撐或忍痛放棄的兩難抉擇,從而在心靈上蒙受深刻的痛苦。對於出現明顯運動倦怠的體育班學生而言,咬牙苦撐就等於要繼續承受身心雙重痛苦的折磨,而忍痛放棄則等於是到末段學校混一張無助於就業的文憑,這是何等殘酷的抉擇!

形同「養蠱」的無情政策!

以上說明了中小學體育班的角色和我所重視的兩個隱憂。必須強調,我並不反對設立體育班,更不諱言體育班將大幅提升我們的競技運動實力,但我必須指出,政府似乎認定體育班學生或則能夠脫穎而出,得到各種獎金與補助,並順利的完成就業安置,或則能夠順利的和一般學生合流,公平的在就業市場競爭並存活。但這兩者能夠輕易做到嗎?

以目前8個年級的4萬名體育班學生而言,平均每年有5千人。這些學生當中有多少人可望為我們奪取國際大賽獎牌?平均每年頂多百來個吧!那麼,其他4千多個怎麼辦?

讓每年幾千位學生滿懷期盼的踏入體育班,像傳說中的「養蠱」一樣,根據運動成績在升學競爭中淘汰掉大部分,再讓被淘汰者可以去混一張可能毫無價值的文憑,然後就任其自生自滅了。這豈不是負心漢的「始亂終棄」?

這些就是我在標題當中所說的包袱。一項只能讓少部分人達到終點,多數人在過程中持續忍受身心傷痛,而最後只能以低於常人的起跑點,來和其他人角逐就業機會的教育政策,能夠讓這個社會更好嗎?至少我絕對不相信。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常青田徑會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