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大學教師的囤書癖與學術堅持─論大學「課程時序表」的僵化現象

2021-07-12 07:10

? 人氣

一個系不同年級間的多種時序表亂象

有趣的是,該校各系所雖受此《課程發展準則》要求制訂「課程時序表」,但基於學術自由又會因應教師或學生的課程需求,每年修改「課程時序表」的內容,算是給予系上教師較有彈性的開課空間,和隨時修正學生的學習需求,結果卻反而造成「一個系不同年級間的多種時序表」亂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試想:一個學系四個年級,卻各自有一套不同的課程架構,彼此不能混用且各有各的規定,如果說「課程時序表」是為了建立一套穩定有序的課程規劃或學習路徑,但「一系多制」的結果豈非更加不穩定;或如果為了學術自由的基礎,讓各系擁有較大的課程架構彈性,那又何必建立「課程時序表」呢?

大學 校園(示意圖/Yuya Tamai@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tamaiyuya/7414242796/in
每年修改「課程時序表」的內容,結果造成「一個系不同年級間的多種時序表」亂象。(資料照,取自Yuya Tamai@flickr)

正如英國系統論(Systematism)學者切克蘭德(Peter Checkland)在《系統論的思想與實踐》(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書中所說:「當代科學在自然的考察中所強調的化約的(reductive)、可重覆的(repeatable)研究方法,在走出實驗室可控制變因的環境之外時,究竟還有多少能力可以用來面對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做為一位系統論者,他認為:面對真實世界的現實問題,最適合人類用以詮釋的研究方法,反而是「軟的、結構鬆散的」(ill-structured)系統概念。

筆者可以理解台灣各大學近10年來強調「課程時序表」所欲追求的大學課程穩性的理想,但大學作為人類社會文明中最高的學術活動單位,不論是大學教師的學術涵養、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潛能、甚至大學裡不斷創新的研究主題和方法,在在都很難用一套規格化的標準加以制約或模組化。

說得簡單些,大學本身就是一個看似無序但卻潛力無窮的軟結構樣態,它不是固定的、強悍的、或方方正正、條理分明的硬結構組織。也正因為如此,大學才能在過去一千年多來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自我突破和成長,而且每每在人類文明最窘迫的時刻,總是能提供一個又一個跳躍框架之外的革命性理念,幫助人類度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卡和考驗。

大學的定位究竟是什麼?

最後,說個故事作為本文結語。民國初年,有一位考生參加初中地理考試,他在試卷裡看到一題關於長白山地理的問題,恰巧他對此有些心得,便完全忘我地書寫這一題目,直到考試時間到了,他才把這一題寫完,但也完全空白了其他考題。按說,4題考題只寫1題,即使該題得到滿分,這份試卷最多也就是25分,可是閱卷老師卻給了這個考生75分的成績,讓眾人跌破眼鏡。

這位考生,就是日後的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而那位閱卷老師則是「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的呂思勉先生。

若說考試須要求公平性、或是評量須有客觀性、還是評鑑要有標準,那麼,這次地理考試中的考生錢穆無疑是不及格的,而那位閱卷老師呂思勉更不該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因為他們都不符合上述的客觀標準。如果在那時,我們就以當代的評鑑標準加以考評,判定錢穆不及格以及控訴呂思勉為不適任教師,那麼近代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勢必將殞落兩位大師級的人物了。

「大學還需要課程時序表嗎?」這個問題,不必等到後世評說來蓋棺論定,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已經避無可避的一個問題──「大學的定位究竟是什麼?」捨此,吾人實在看不到大學教育的未來何去何從啊!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