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科學本來是人文!

2021-07-05 05:50

? 人氣

Science與The humanities兩者已分裂成「兩種文化」,但其實「科學」並非單純為客觀的,更是與人溝通、共同主觀。近代科學始於人文主義。(圖/1992 since@flickr)

Science與The humanities兩者已分裂成「兩種文化」,但其實「科學」並非單純為客觀的,更是與人溝通、共同主觀。近代科學始於人文主義。(圖/1992 since@flickr)

現代中國大學制度是從西方引進的。大學裡文科(Arts/Letters)與理科(Sciences)分家的做法由來已久:1929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組織法》中明訂「大學分文、理、法、農、工、商、醫、教育等學院。」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蔡元培採用的是德國模式,將大學宗旨訂為「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須注意的是:該時期大學文、理分家的菁英教育,乃是奠基於高中文理不分科的通才教育之上。

那時美國模式的大學教育則不相同,他們較重視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開明教育」(liberal education)。直到現在,絕大部分美國大學部(本科)的文科與理科都合併組成文理學院(School/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或博雅學院(College of the Liberal Arts),通常大學部學生在一年級不分流,到二年級或三年級開始選一門主修、一到二門副修。至於醫學、法律學、管理學、新聞學、社會工作學這些學門則多屬學士後教育。

知識分化愈來愈形細密,文、理學者漸行漸遠

但不論文科與理科分家或不分家,由於學生性向有異,總是有主修的不同。一般習慣以算學(mathematics)使用的多或寡,大別為文科與理科兩大範疇。

由於二十世紀之後,知識的分化愈來愈形細密,兩範疇的學者乃漸行漸遠。英國作家暨物理學者史諾(Charles P. Snow)憂慮此一趨勢,在《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959)這本小書裡揭示:「代表整個西方社會的『物學』(science)與『人世諸學』(the humanities)這兩種知性生活已分裂為『兩種文化』,而這一分化在解決世間問題時,對雙方都是個大障礙。」

此一「兩種文化」的鴻溝,在史諾的英文語境裡,還只是限於知識層面。但到了中文的語境,由於通常將science譯為「科學」,又將the humanities譯為「人文諸學」(這兩則可議的翻譯都出自日文),乃更擴大到了認知的層面,而引致極大的誤解。

何以如是說?經如此翻譯,「科學」乃變得不屬於「人文」了,甚至與它相對立。人們於是更誤解:「科學」是「客觀的學問」,而「人文諸學」是「富有主觀的學問」。甚至以為「科學求真」,而「人文諸學求美、求善」。再進一步,則甚至說出「科學家缺乏人文素養」而「人文學家缺乏科學素養」這類的妄語。

需要藉此也澄清一事。我們學界通常有所不知:史諾是位物理學家,他說「兩種文化的鴻溝」所要強調的是:西方當時「人世學界」輕視「物學」知識的不當。我們學界卻有人誤會成:史諾擔心大學裡只重專業教育而缺乏「人文素養」。這些人的用意也許是好的,但根本是搞錯了——不止引用失意,也不知研究物學的講理精神本就是一種重要的人文素養。

科學不是客觀,是心所同然的「共同主觀」

通常以為「科學」是「客觀的」,當係嚴重的誤會!說得清楚一些:任何一門科學都不外是要「用一套說得通的理論來解釋、預測現象,解決問題。」現象既是出自於人的觀察與實驗,理論又是出自於人的思想,因而任何學問都是人心探討特定對象時「主觀」的發明,毋庸置疑。

只是,學問追求的並非個別人的主觀,而係「人心之所同然」。(案:《孟子‧告子上》寫「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王國維在〈釋理〉這篇文中說得透澈:「故『理』之為物,但有主觀的意義,而無客觀的意義。」

進一步言,科學所講究的,是誠實、嚴謹、冷靜、開明、謙虛,是不固執成見,是與人溝通;因而並不是「客觀」(objectivity),而是心所同然的「共同主觀」(intersubjectivity)。

通常以為「科學求真」,又是另一個嚴重的誤會。「真」字在古書裡的意思是「非人為的本然」;到了現代,由於日本人及宗教人士用「真」來翻譯英文的truth或德文的Wahrheit,拿來與「假」(falsehood)對立。不管是上述哪一種說法,都不是「科學」的本旨——科學既是人為的,當不可能有所謂的「真理」。

出自《漢書》的「實事求是」一語,才合適拿來形容現代科學所重視的「驗實明理」要旨。《爾雅‧釋言》裡寫:「是,則也。」據此,「實事求是」是什麼意思呢?「弄清楚事情,然後求得一套說得通的道理。」總而言之,常人說「求真」乃是欺人之談,說「求實」(當說及現象時)或「求是」(當說及理論時)才契合實義。

人文強調人的「理性」,用以對抗「神本」

再說文化。「文化」一詞出自《周易‧賁卦彖辭》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無論是屬於「語文與習俗」、「技藝」、「道德與制度」、「宗教」、「學問或文藝」哪一個範疇,都是人為的。17世紀以來發展出來的「科學」,既是學問範疇裡的重要一支,當然屬於「人文」。

其實,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人文主義」(humanism),其本旨乃是恢復「以人為本」,於是強調了人的「理性」(reason),用以對抗「神本」,最終導致17世紀的所謂「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換言之,近代科學的發生其實也是由於「人文主義」。

當然,人除有理性之外,還有感性與覺性。但總不能因為科學家較重視理性思考,就說他「缺乏人文素養」吧!反過來,若有人較注重感性,能說他「缺乏人文素養」嗎?當然不行,也不會有人如是說的!人文素養包括明倫、和群、明理、超然、審美各種面向,理性是涵於其中。各人的人文素養互有差異;各色人等集合的群體則表現出集體的素養,其在民族是為「民族性」,在社群是為「共識」。

研究的對象是天地間之萬物,則宜稱之為「物學」

總而言之,一般將the humanities譯為「人文諸學」是不恰當而有誤導作用的。那麼,如何說才好呢?本文主張依其所探討的對象為人世而稱之為「人世諸學」。狹義的science(或natural science),由於其所研究的對象是天地間之萬物,則宜稱之為「物學」,其中又有「無生物學」(physical science)與「生物學」(biological science)之大別。

至於廣義的science,專指利用17世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牛頓(Sir Isaac Newton)等人所發展的方法所得出的學問,宜形容為「驗實明理之學」;其中包含「析物求理諸學」(natural sciences)、「利用厚生諸學」(technological sciences)及「經世濟群諸學」(social sciences)三大領域。

經過如上之正名與明義,庶幾可以釐清學問的本質,破除許多無端的誤會,而有助導正各門學問的發展。

新闢【你或有不知】系列單元

【點教育】專欄過去主要是針對教育政策及教學現場的相關議題提出看法,但是也發現我們學到的有些知識及觀念,未必是那麼正確,以致於民眾對於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可能會因不瞭解它們的意義而誤用。我們新闢【你或有不知】系列單元,希望能導正觀念,把正確的知識介紹給讀者;並將陸續邀請各領域的學者專家來談談這些你或有所不知的事物。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本文為【你或有不知】系列1。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