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觀點:玉山學者計畫將成為高教土石流

2017-09-21 06:50

? 人氣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在回覆筆者以血鑽石譬喻高教人才的階級兩極化處境時指出,教育部的資源非常有限,目前只能做到「點上面的突破」。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教育部的決策者,完全缺乏從整體結構面檢視台灣學術環境惡劣的視野,只求立竿見影、短期速成,希冀以撿現成的方式,將1000位人才抽離出脈絡,給予高額獎勵,以營造台灣學術水準迅速提升的假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70330-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30日召開「台大學術倫理案審議結果共同記者會」。(顏麟宇攝)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資料照,顏麟宇攝)

事實上,玉山計畫期待以單點突破的方式來提升台灣的學術水準,犯了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謬誤。這個計劃妄想將56億金錢投注在國內外共1000個原子化的個別學者身上,就可以讓台灣學術提升到國際水準。殊不知每一位學者的學術成就都需仰賴長期合作的研究團隊、隱形學群的交流激盪、學術評鑑體制和出版標的的合理性等條件的支持。忽略了這些結構性條件,即便能夠招攬到1000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在台短暫停留(目前玉山計畫以3年為一期),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們如何可能培養出本土的研究團隊,或在台灣學術社群網絡中塑造良好的溝通情境,或突破不合理的績效評量和學術評鑑制度?

Michael Polanyi在「個人知識」(Personal Knowledge)一書中曾指出,學術研究需要學術社群長期的身體化默會知識作為背景,才能孕育水漲船高的研究亮點或人才。如果缺乏這種默會向度,即使有國外頂尖人才來台,試圖進行主題式的個人秀,恐怕將會化虎不成反類犬,難以讓學術在本地深耕和生根。更何況,玉山計畫所動用的資源來自臨時預算,而根據往例,教育部決策者的人事更迭快速(林全內閣已總辭),政策常政隨人轉,玉山計畫預算是否能常規化,仍在未定之天。不確定性高的獎助讓人才難有恆心,這將使玉山學者成為短暫停留的過客,無法為台灣學術培養出深厚的背景,當獎助終了時,他們也將人去樓空、船過水無痕。

玉山計畫另外一個重大謬誤就是,以中央化集權的方式推行學術的市場化、商品化。中央集權將以行政權力從上到下貫徹掌權者的選擇性偏見。或者讓學官兩棲的學閥體制在高教現場主導資源配置,以強化學術山頭或派系,成為超穩定結構。換言之,以國家直接介入或分派給代理人操弄的玉山計畫,不可能符合市場的自由競爭、選人唯才機制,它只有可能是以市場之名,行行政獨裁之實的詐術。君不見,7年前的彈性薪資方案,就是一場在攬才、留才的煙幕中,坐實學閥權力佈署與利益加權的勾當。在沒有根本鬆動此結構之前,玉山計畫料將加碼演出。

最後,筆者認為,玉山計畫最糟糕的預設謬誤就是,胡蘿蔔的誘惑足以發揮攬才、留才的效果。用國家介入的方式,以大量金錢為餌,讓學者待價而沽。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典制約論,把學者等同於看到食物就會流口水的「巴夫洛夫的狗」(Pavlov dog),卻忽略了一個學者在學術上安身立命的重大抉擇,所在乎的諸多非物質因素,如尊嚴、認同、安全、意義、價值或自由等。這些精神或心理層面的重要性,是金錢無法取代的。反之,為錢而來的學者,少了精神或心理層面的支撐,不太可能會有深度的熱情和長期的承諾。總之,把物質資源投注在高教的基礎建設和未來人才的永續經營上,並建構友善的非物質條件,方為當今台灣高教的上策。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