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央委員選舉爭議該怪吳敦義嗎?

2017-09-19 06:30

? 人氣

結合前文來看,採行黨主席獨任制的弊端就在於,若黨主席沒有足夠的權威去駕馭制度賦予的權限,就相當容易與黨內其他政治組成發生衝突。並且,由於黨主席集權於一身,因此自然也會造成中常會喪失其功能,且在制度上難以監督黨主席的行政權。更甚者,由於黨主席獨任制是贏者全拿的權力運行系統,因此自然會使得不少有意爭取大位的人在檯面下風起雲湧,圖謀在黨主席政治上受挫時伺機而動,造成國民黨在許多時候,即使面臨大敵,卻無法團結起來,只顧黨內的政治盤算。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使將當前的混軌制徹底轉型為總統(黨主席)制,把中常會設計為監督黨主席的立法機關。但這仍無法解決贏者全拿的問題,更可能使得中常會淪為黨內反對黨主席的舞台,助長國民黨的制度性內鬥。所以從此來看,筆者並不支持黨主席獨任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黨主席獨任制,或是總統制類型的權力運行系統有上述種種缺點,不過這並不意味必須貿然改為中常會合議制,或是內閣制類型的權力運行系統。要徹底解決國民黨當前的制度性問題,除了權力運行架構外,也必須有良好、完整的配套制度。進一步言,要轉為中常會合議制,首先就必須處理黨主席的角色問題。因為黨主席乃全體黨員直選而成,因此其自然具有高於黨內其他人的權威。

所以說,在制度設計上,若要推行合議制,就自然要賦予其他中常委一定程度制衡黨主席的權限,以及減少現有黨主席在議事制度上優勢。具體來說,如果要讓中常委成為具有實權的角色,第一步就必然是減少現有人數(39),因為人數越多,中常委的權力就會被各自稀釋,且中常會議事也無效率,無法真正發揮功效,讓大權落於黨主席之手;其次在議事規則也必須做出修改,不能如同過去般用舉手或是鼓掌來通過決議,提高反對的成本。而應採取原則共識決,例外絕對多數決的方式,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合議制;最後在中常委組成,也必須納入地方菁英和黨團,給予其制度化的當然地位,以及調整選舉辦法,達成多元化的中常委結構。而非如同現在,選出許多因不具外部選舉能力,而無力與黨主席相左的中常委。

另一方面,如果減少中常委人數,這自然也會涉及到中央委員和黨代表的人數,雖然有論者認為中央委員可以廢除,不過筆者認為,或許減少其人數、改變其選舉方法,以及增加其功能,會是更為妥洽的方式。因為中央委員的存在並非是黨內問題的根源,其存在亦可以發揮其意義,例如納入黨團幹部和地方主委為當然中央委員,藉此強化立委和地方在黨中央的聲音,以及進一步達成中常委結構多元化的目標;在選舉方法上,採取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亦可能較當前的複數選區限制連記更為讓中央委員接地氣,藉以黨組織來培育外部選舉人才,而非造成內部選舉人才與外部選舉人才脫軌的情況;最後,除了被選舉為中常委的資格外,也應將選舉中常委的權責交予中央委員,強化中央委員的重要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