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觀點:中華民國在台灣,偶然大過必然

2017-09-16 06:20

? 人氣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局當中,面對共軍勢如破竹的攻勢,蔣中正是主張守廣州的,所以讓他效忠的劉安祺留在廣州。劉安祺說,在廣州時,李宗仁、閻錫山、陳誠與參謀總長顧祝同都要拉攏他,但他只聽蔣中正一人的。更早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想把他部隊調到京滬一帶,他沒聽從,至於粵系將領多不服從蔣中正。他的部隊經過台灣時,陳誠還要他留下部分兵力,他不肯,但蔣中正勸他,他就留下了一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9年劉安祺先生陪同蔣中正總統巡視金門戰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59年劉安祺先生陪同蔣中正總統巡視金門戰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安祺是國府將領,不聽國防部指揮,只聽蔣中正調動,正是1949年當時的混亂寫照。一樣是效忠蔣中正的胡宗南,當時在西南地區作戰,蔣中正透過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向胡宗南傳達命令,要胡宗南的軍事計畫不要向國防部報告。當時國防部已無能力組織有效反抗行動,撤退到重慶,猶作困獸之鬥。有實力的國府將領,紛紛選邊靠攏,若非投共,就是只聽蔣中正或陳誠指揮。

有時候,歷史的轉折,往往就在出人意料之外的地方。胡璉拋下廣州,加速了大陸南方的失守,但是12兵團轉進金門,意外碰上共軍發動金門戰役,登陸金門與國府軍隊展開了戰鬥,這場戰役後,數十年來,共軍再無兵力登陸金門,不能越台海雷池一步,確保了台灣幾十年的安全。國府丟了廣州,卻保住了台灣,不能不說是萬幸。

胡璉在國府將領當中,是陳誠系統人馬,國史館收錄的胡璉回憶稱,陳誠派副長官羅卓英到廣東兩度找胡璉調兵,胡璉在10月初派高魁元18軍到金門,接著劉雲瀚19軍船運金門,劉廉一67軍往舟山。陳誠找羅卓英到廣東調兵,胡璉雖是陳誠人馬,仍不免認為有越權之嫌。胡兵團一走,廣東只剩劉安祺兵團,加速共軍軍事勝利。

金門大戰爆發前,共軍兵不血刃拿下廈門,守軍將領湯恩伯從上海到廈門,連戰皆北,敗走金門,剛巧碰上共軍登陸。10月25日大戰爆發前,18軍抵金門,19軍在戰鬥中卸載。金門戰役前半段,孫立人派到金門的青年軍201師601團,與湯恩伯所屬李良榮22兵團奮勇應戰,後半胡璉所屬高魁元部發動反擊,胡璉受命接替金門防務。

當陳誠拉走胡璉,拋下劉安祺,僥倖促成金門戰役勝利,但卻加速大陸軍事失敗。軍隊四處潰敗逃散,國防部、東南軍政長官、國民黨總裁都搶著各自指揮軍隊,更添混亂,國府殘部胡宗南兵敗遁逃西康,薛岳退到海南島,大陸赤化前,國府將領只憑個人情感接受命令,以求自保,國家失敗的窘況,大概就是如此難堪。

胡鏈穩住金門,遂有「十個西北王(胡宗南)抵不過一個金門王」之譽。
胡鏈穩住金門,遂有「十個西北王(胡宗南)抵不過一個金門王」之譽。

金門戰役後不到兩個月,大陸西南省份都被共軍攻入,蔣中正在12月10日由四川成都飛台灣,這是蔣中正在大陸最後的身影。不過,共軍對台威脅雖然一時減弱,但是國府內部因政治立場不同,李宗仁帶頭找美方出賣台灣。根據美國國務院歷史檔案,李宗仁在金門大戰爆發前的10月22日,透過他的親信邱昌渭找美國大使館代辦師樞安傳話,希望中美雙方組成委員會共管台灣,假如美國不喜歡他的提議,也可以自行根據征服權(right of conquest),把台灣拿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