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也談「欲創新者,必先溫故」

2020-12-12 05:20

? 人氣

前文說了,古人注釋古籍有「望文生訓」情形,其留下不少「遺毒」,貽害至今。因而,若干常用到語法特點和習慣,仍須教學生懂得,使知所以然。除防遺毒之害外,也有觸類旁通功用,提升學習效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成語「不名一錢」,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名,擁有。不名一錢指一文錢都沒有。」怪了!名,何時多出「擁有」義,又是「望文生訓」。名即名字,這裡活用作動詞。名詞用作動詞是古文相當常見的詞類活用。名,指寫或登記名字,在物上寫名字,或向官署登記其所有人名字,表示擁有者身分。

把「攸關」用作動詞是許多人都犯的錯誤,攸即「所」,「攸關」即「所關」,是名詞性詞組,卻不能用作動詞,何不用白話「關係到」呢。把「攸關」用作動詞,不合文法。文法(語法)是語句組織的規律,規律有其法則可循。掌握法則便可使學習條理化,收以簡馭繁,舉一反三之效。引胡適晚年說的一段話:「(《論語》用的) 是當時的活的語言。活的語言是有文法的。我的文章寫通的原因,是從《論語》、《孟子》裡讀通的。」「應該熟讀《論語》,把《論語》讀得熟透了,文章自會寫通的。」他說的「讀通」,是將裏頭的文法弄通,古今文法差異不大,自可運用於今之文章寫作。胡適是國學大師,白話文運動的倡導人,他說的那段話值得重視。

反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好死記硬背,講話作文時照搬照套,文不從字不順都不知道。這豈是現代智識人(intellectual)應有的語文素養?今之國文課本編輯方式,所呈現的仍是那種使人不知其所以然,教師便隨著那樣教學。如「所生」,課本及辭典咸作「父母」解,錯。「所」是「生」的受詞,怎會是父母,難不成孩子生父母?該詞源出《詩經.小雅.小宛》,詩中的「所生」,意指所生之身,毋忝爾所生,意為不辱沒父母生下你這一身(即人生不白活一遭之意)。〈木蘭辭〉首句「唧唧復唧唧」,「唧唧」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形容機杼聲或嘆息聲」。用戴震說的「本六書」法一探便知,唧從口從即是形聲字,口表義即表聲,表示聲音由口而發。唯動物才有口,怎會是機杼聲呢?

語文教育是最基本的,我們仍在用土法編書、授課,致令學生用土法讀書。教育部不思改革,好提升學習效果,並使學生知曉「如何學習」,卻奢想創新素養,豈非本末倒置!西諺:「通往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的。(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馬建忠的教訓告訴我們,搞教育任憑用意再好,行事不能閉門造車,要禁得起檢驗,否則徒勞無功,甚至欲益反損。而教育部搞的那一套創新教學課程,便是不切實際,禁不起檢驗。不信?那就來看專家怎麼說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