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事》學者看台灣抗疫遺憾:談社會付出什麼代價,不等於去批評防疫成果…

2020-12-08 10:15

? 人氣

「我不是說一定要比照美國狀況,他們疫情那樣、不可能計較到像台灣這麼精細的程度,而我們現在是處境比較好、要求精細──從某個角度看,我們這樣好像讓大家比較安全,但這樣非常精細、非常在意有沒有個案破口的一個疫病治理方式,他到底合不合適?他到底用這樣的方式能撐多久、社會要為這樣的模式付出怎樣的代價?這些其實是應該要公開拿出來討論的。」劉紹華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又問起劉紹華如何看待英國3月份不檢測、輕症不治療、不停課的「佛系防疫」,劉紹華說,或許這一開始會被視為「不顧人命」,但事實是防疫政策會隨疫情狀況調整,對於醫療衛生人員來說理論與實務都必須不斷實作、隨不同情境調整,若是一開始設定只能有一種答案,那正如前述,「可惜了。」

「一個社會之所以會進步,有很多人權考量、對社會與法律的檢討…」對民主國家盼望 找出被遺忘的聲音

疫情期間的「標準答案」之一是邊境封鎖,劉紹華對此也提出隱憂:「我們把國界關起來、好像我們就平安了,但我們真的把國界關起來,經濟也死掉了、物資也不用進來了,其實,我們哪能真關國界啊?」疫情期間台灣依然會需要外籍技術人員、移工人力,8月份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也曾造訪台灣、甚至創下「免隔離」首例,文化部則於10月份與指揮中心合作「國際藝文人士來台演出縮短居家檢疫天數」,這些狀況皆顯示:「我們不可能完全鎖國,但我們常鎖國的對象會挑,然而很多事情都無法在預料之中……」

縮短隔離、甚至免隔離,這些是可以討論的方向,但在劉紹華看來可惜的就是:「這可行方向根本還沒拿出來討論、變成只有這些案例才這樣使用,沒有普遍拿出來、做台灣邊境防疫上一致性的討論。」

劉紹華認為,各種政策或許該讓真正第一線防疫、有研究所成的專家一起討論,不管是辦線上公聽會、正式討論會,都好,「可是沒有啊!指揮中心每次都說我們送『專家委員會』討論,但專家是誰?不知道!他們只說所有專家都在那,這很稀奇啊,美國抗疫小組名單公佈在網路上,我們台灣沒有!」當防疫變成「不能討論」,劉紹華說,那會變成一種意識形態、像信仰,然而科學臨床理解本來就會不斷變化,怎麼會跟宗教信仰一樣不能挑戰、不能調整呢?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缺乏討論這狀況,劉紹華其實能理解,這是基於政府角色會產生的狀況,直式政府推動政策必定希望眾人跟隨,因此淡化負面代價、強化政策好處,然而:「一個民主社會不是只由政府部門組成的,他有很多相對於執政的政府團隊,各種團體機關、各種不同角色的人,他們也應該調查出對代價的反省、對制度的挑戰、制度選擇上的優劣利弊。」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