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反共義士」是如何來台灣的?

2021-01-03 07:20

? 人氣

李大安的故事,是典型的惡人有惡報,可從他被派往朝鮮半島參戰前的經歷來看,他其也不失為這場人間悲劇的受害者。如果沒有日本侵略,沒有國共的爭權奪利,乃至於中共建政後願意對李大安這樣的人實施寬大政策,或許都不會有這些莫名其妙的悲劇上演。就跟前面提到的尹應烈,原本效忠北韓,卻只因為家境富裕而遭到迫害,多少反共份子是由共產黨自己親手製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終李大安沒有來到他朝思暮想的台灣,楊樹芝和高文俊等中央軍官兵因為協助美軍從事情報工作,來台灣的時間也比較晚,可14,704名反共義士當中的絕大多數還是在1954年1月23日抵達基隆港,成為聯合國軍宣揚自由民主戰勝共產主義的政治樣板。毫無疑問,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被強迫而來,可是強迫而來的結果,真的就比較不好嗎?

過半數北韓戰俘回歸北韓

21,300中共戰俘中,有多達近三分之二的戰俘,即14,704人來台灣成為反共義士,對當時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當然是一大打擊。可是北韓戰俘卻還是有過半數人,即70,183人決定回歸北韓。然而對於這樣的數字,北韓方面顯然是難以接受的,並主張應該所有15萬2,400名戰俘都想回歸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懷抱。

事實上北韓的反共和親共戰俘,在戰俘營內的鬥爭與中國的反共和親共戰俘之間的鬥爭一樣慘烈,比如1952年3月13日,就發生親共的92戰俘營和反共的93戰俘營械鬥,導致20餘人受傷的衝突。若非美軍出動大軍鎮壓,恐怕衝突非要死人了才會善罷甘休。對於由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瑞典和瑞士等中立國組織的甄別建議,反共的北韓與中共戰俘都堅決抵制。

由於負責戰俘管理工作的印度,在1950年已經與中共建交,反共戰俘理所當然對這個國家百般抗拒。而在中立國的建議下,北韓與中共都有權派代表對聯合國軍控制下的共軍戰俘進行解釋,讓他們做出回國的決定。只是在韓中兩國反共戰俘的強力抵制下,相關的解釋工作多次遭到中斷,根本沒有辦法如中立國的期待完成。

好不容易在中共幫助下,保住半壁江山的金日成一度想要與聯軍妥協,接受志願遣返的建議以盡速結束戰爭。不過在史達林老大哥的堅持下,無論是中共還是北韓都不敢在戰俘議題上輕易鬆口。而相較於中共,與南韓人同文同種的北韓人要對釜山、巨濟島或者濟州島等戰俘營實施滲透顯然更為容易,這是為什麼親共戰俘在北韓戰俘中影響力如此之大的原因。

不想結束戰爭的,還不是只有史達林,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一如不放棄反攻大陸的蔣中正,一心想要實現他的北進統一政策。他迫切希望釋放反共戰俘,讓他們成為重建大韓民國國軍的主力。為此李承晚與渴望停戰的李奇威與克拉克(Mark W. Clark)兩屆聯合國軍司令都發生衝突,而且他為了彰顯大韓民國的主權,居然在1953年6月18日釋放了26,424名戰俘,韓國人與中國人都有。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