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反共義士」是如何來台灣的?

2021-01-03 07:20

? 人氣

因為解放軍在進攻四川成都時,曾經俘虜大批來不及撤退到台灣的陸軍官校第23期畢業生,並把他們併入在第五次攻勢中遭到聯軍擊潰的志願軍第60軍第180師中。由於陸軍官校的入學要求,是要有中學畢業為主,從而擁有基本學歷的前黃埔軍校生能較有組織的控制住巨濟島上的第72與第68兩大戰俘營,迅速掌握住話語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還有許多二戰期間與美軍作戰的前中國駐印軍或者中美合作所官兵,在被編入志願軍進入朝鮮後,以「歸隊」的心態主動向聯合國軍投降。他們與黃埔軍校生同樣為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和聯合國軍溝通起來較無障礙,自然能讓大眾相信他們在戰俘中具有多數代表性。可事實上正如常成教授所指,多數來自農村的底層士兵,恐怕沒有如此強烈的反共意識。

而且多數的志願軍戰俘,確實是打從心底裡想要回大陸老家,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一定是喜歡或者認同中國共產黨。其實多數被俘虜的前國軍,來自滇軍或者晉綏軍等地方部隊,就連二戰時效力過滿洲國軍的都有,他們對三民主義或者共產主義都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認同。想回大陸的原因,往往就只是想家,還有對台灣並不熟悉罷了。

]比如筆者在宜蘭訪問到的姜紹武老爺子,雖然出自胡宗南指揮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可是戰後才從軍的他被共軍俘虜時還只是一個小兵,對國軍的認同還相當有限。加入共軍後的姜紹武,不只沒有遭受中共歧視,而且還因為在戰場上立功獲得三等功的勳章表揚。在他看來,當國民黨還是共產黨的兵都是兵,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自然不會因為意識形態而產生來台灣的想法。

到底有無強迫戰俘來台?

韓戰爆發以後,蔣中正與孫立人都將這場發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戰爭視為反攻大陸的契機,主張派遣國軍參戰。此一建議雖得到麥克阿瑟支持,可杜魯門總統並不希望擴大韓戰的規模,最終以撤換麥克阿瑟為條件讓蔣中正打消了趁機派兵入侵大陸的念頭。儘管如此,中華民國駐韓國大使邵毓麟,還是就地招募了14名華僑協助聯合國軍對中共施展心理作戰。

20200730-蔣中正攝於臺灣,1950年1月。(維基百科)
作者提及,蔣中正與孫立人都將韓戰視為反攻大陸的契機。(資料照,維基百科)

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又派遣40人前往南韓,在邵毓麟的指示下為聯合國軍審訊戰俘,撰寫心戰傳單或者錄製心戰廣播。在第五次戰役中被俘虜,現居高雄的第180師防空連槍手李炳昶,就指出他曾親眼目睹美軍直升機於戰場上空以中文撥放心戰廣播要他們投降。相信李炳昶聽到的中文廣播,都是由台灣派去的翻譯人員所錄製而成。

台灣派去南韓的心戰或者翻譯人員,雖然都接觸過中共戰俘,可他們只被允許協助聯軍蒐集情報,並沒有遊說志願軍戰俘來台的權力,更何況是強迫志願軍戰俘來台了。真正讓第72還有第68兩座戰俘營內絕大多數戰俘屈服的,還是來自於反共戰俘對不反共戰俘的壓迫。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兩所戰俘營從一開始就被控制在握有知識的黃埔軍校生手中。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