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投毒案 掀起中國死刑論戰

2014-05-15 17:16

? 人氣

劉可在微博上說:「看到諸門戶上一邊倒的評論,我只能說,可怕的輿論又來殺人了……」林聿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說實話,相比網路輿論,我更重視的是身邊同學和校友們的意見,輿論魚龍混雜,不可能一一回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聿顯然不認同網上的謾罵。在還原、澄清後,他這樣寫道:「如果連『民意裹挾司法』、『廢除死刑論』、『公民個人言論自由』都不甚知曉,歡迎來讀法學院。當然,對於今後的思想孤獨你要有所準備。」

困惑

起初,張昆在朋友圈裡轉發復旦新聞館的《痛心》一文,指責文章作者「赤裸裸的道德綁架」,並發布微博,呼籲「無良媒體請不要為了種種目的斷章取義」。很快,不同意見逼近了身邊,爭論發生在他和朋友之間。

當他向一位朋友抱怨時,並沒有獲得期望中的理解,對方不僅認為這封信影響復旦的聲譽,並且從理念上不認同他們的行為,「我就覺得殺人這種事情無法原諒,憑什麼原諒?原諒了你,那被你殺死的人呢?」

「走的人已經成為事實了啊,改變不了。現在至少他還活著,我們希望他還有救。」張昆辯駁。

「那憑什麼他有救,被他殺死的人沒有救;他是壞人要有救,無辜的人反倒沒救?」朋友反問。

困惑也出現在劉可腦袋裡。翻開網上的評論,一邊倒地指責復旦學生。「當時我就懵了,跟室友們討論了一晚上,我們的行為到底符不符合倫理標準。」

儘管兩位室友的專業都與法學有關,對這個問題的意見卻並不一致。一個認為林森浩的行為對社會影響嚴重,理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如果換作她,不會在請求信上簽字;另一個則覺得法院可判死緩,不反對劉可簽字,劉可因此稍感安慰。

不過,她同樣免不了要在社群媒體上面對朋友們的疑問。她對一位友人解釋,法律、懲罰機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造,而不是為了殺戮或者以命抵命。對方反問:「改判的話,負面影響也太大了吧?」

對於質疑的聲浪,嚴義明並不意外。他分析,復旦投毒案因其手段等原因本就帶動著相當大的社會情緒,另一方面,林森浩在接受採訪時顯得較為冷漠,也令公眾不滿。

儘管有眾多不利條件,並面對隨之而來的陣陣聲浪,林聿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對《南方週末》表示,國人覺得超前的東西,在國外早已不新鮮,百餘個國家已經從法律上或實質上廢除了死刑。

「我們在國內所做的,不過是用細小的力量去參與社會的共同進步。我能想到三五十年後,中國也已經廢除了死刑,而我們這一代人仍然健在。」

細小的力量

但相對中立的觀察者的問題是:復旦投毒案是這種努力的合適渠道嗎?成本會不會相對較高?

「在我目前所觀察到的個案中,沒有一個相對成本不高的。根本因還在於民眾並不適應良善的法治環境,以樸素的法律觀、生死觀(如殺人償命)來判斷對錯。」林聿表示,「如果不敢於從一些有爭議的個案入手,那麼良善法治觀念的普及影響力也會較弱。」

和林聿一樣,謝百三也預料到這場「劈頭蓋臉」的聲浪。對於謝百三而言,重要的是輿論的衝擊打斷了原本的計劃。罵聲一度令他與企業家關於捐款的洽談中止,案件未來的走向也為已經初步敲定的意向蒙上陰影。

況且,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黃洋父母的諒解——目前看起來困難重重。黃國強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免死的口子一開,校園裡一定會有諸多倣傚者。另一方面,他並不打算接受林家人的道歉:「他們來四川道歉,還帶著記者,不真誠。目的不對,態度也不對。」

請求信並未彌合原有的裂痕,人們努力之後發現,距離共識的達成還有遙遠的路途,而案子本身也遠未塵埃落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