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聖人不是投票選出來的

2020-09-22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聖人不是大家選舉出來的,人類文明的誕生,幾乎沒有一樣是靠著大家一票一票取得決議來實現的。(示意圖,蘇仲泓攝)

作者認為,聖人不是大家選舉出來的,人類文明的誕生,幾乎沒有一樣是靠著大家一票一票取得決議來實現的。(示意圖,蘇仲泓攝)

最近「紐約時報」一篇報導指出,為什麼在一個選票平等原則的代議制民主制度中,贏得「最多」選票的人卻可以、而且一再輸掉這個國家最具影響力的選舉?希拉蕊曾經在總統選舉時贏得最高總票數,但卻因美國的「選舉人制度」輸掉了總統寶座;如今拜登也可能面臨同樣的結局。報導中指出,「選舉人制度」提醒著人們,美國的民主是不公平、不平等和不具代表性的。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選舉並非透過「人民直選」,而是採取一套獨一無二的間接選舉制度「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總統候選人只要在該州的普選票取得相對多數,便可以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數,稱之為「贏者全拿(winner-take-all)」。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制度主要雖然在提醒美國是一個聯邦所組成的國家的立國精神,但是無論如何,它終究只是一種政治學上的設計。對全體美國人來說,他們的總統是由「50州」選出來的;還是由一個一個人頭選出來的,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他們來說,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最後選出來的總統,是一個好總統嗎?不管是什麼制度最後確定當選的總統,是否證明了大家的決定是正確的呢?

當代的國際文化,選舉投票這一回事已經變成一種祭壇上的儀式。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立國背景,不過,只要標榜自己是民主國家,這個國家是否定期辦理各種不同的選舉,明顯地成為可以被貼上「民主標籤」的必要條件。不論選票如何計算,選舉如何定輸贏,這個民主的祭壇表現出來的最明顯的「火焰」就是投票。

2020美國總統大選:提前投票、郵寄選票成為本次選舉關鍵因子。(AP)
美國總統選舉並非透過「人民直選」,而是採取一套獨一無二的間接選舉制度「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資料照,AP)

笨蛋經過救濟之後,如果只能變成蠢蛋

台灣幾乎每年都在辦選舉,大家排隊去投票,當然不是去劃號碼買彩券。簡單地說,投票就是把自己在「民主賭局」中被分配到的籌碼,送給一個你喜歡的「代理人」為你去賭博。儘管大家基本認為在賭場裡輸贏是看運氣,但賭場高手以及彩券的購買者在進場之前,都有做一些功課,希望增加賭贏的機會。選舉投票也是一樣,投票行為確實有「機會成本」,選民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用於了解候選人及其政黨,收集競爭對手的政治信息,同時對該信息進行思考或審議等等。從經濟學看,只有當理性的人,包括選民及候選人因為投票而得到「最大化預期效用」,這種投票的行動才真正有意義。但是,至少乍一看,似乎對於每個公民而言,投票並沒有使預期效用最大化。這幾乎已成所謂民主國家的「不變真理」導致了「投票悖論」,那是由於投票的預期成本(包括機會成本)似乎超過了預期收益。比如,熱熱鬧鬧地選出韓國瑜,又轟轟烈烈的把他罷免掉,一上一下所耗費的「機會成本」豈只是一些印選票及支付票務人員的代價,接下來整個市政府的官僚體系報復性的政策更替, 因此牽扯的惡質政黨鬥爭所浪費的國家資源是無法想像的。你當然可以把它當作民主政治運作的救濟行動,必要的「開銷」,但會不會投票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笨蛋行為」,笨蛋經過救濟之後,如果只能變成蠢蛋,救濟又有何用?投票選舉只是為了保住「民主國家」的標籤?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