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再談「淞滬會戰」與「抗戰軸線翻轉」之戰略布局

2020-09-13 07:00

? 人氣

黃道炫教授在《淞滬戰役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提到,華北戰場國軍處境艱難,中國統帥部決定主動開闢新戰場,在上海地區對日軍發動攻勢,這一決定和國民政府的戰前準備,總體戰略思想及戰略計畫有著密切關係。黃文綜合性的指出,中國統帥部開闢淞滬戰場的意圖是多方面的,其直接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解除寧滬地區敵軍威脅,以既有優勢殲滅敵軍,取得速勝。二是支援華北戰場,以上海之長,補華北之短。而由於戰爭的複雜性,戰局發展不完全合乎中國統帥部取得速勝的計畫,遂在戰爭進行中調整,逐漸擴大滬戰規模,將其發展為主戰場,其總體戰略是在會戰中逐漸形成、發展的。黃道炫認為中國統帥部在戰役進行中,審時度勢,適時確定國軍的總體戰略方針,對戰役發展及整個中日戰爭產生了積極影響。但認為誇張地估計中國統帥部從一開始就有誘敵改變進攻方向的戰略,稍失嚴謹。(註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所長的王家典教授在《抗日戰爭史事探索》之《論國民政府抗戰前期的戰略得失》一文中指出:把敵人引誘到長江流域來,對中國軍隊有什麼戰略利益呢?日軍主力到了上海,就被政治中心的南京和全國心臟的武漢所吸引,被推向西進,從而也就扭轉了日軍主力自北而南的戰略進攻,迫使它自東而西。陳誠後來回憶:「淞滬抗戰轉變了敵『沿平漢南下』之原定計劃。」沿平漢線到武漢,一馬平川,極利於快速部隊的運動,對我威脅極大。從上海到武漢,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一)上海地區的軍隊和人民在一˙二八便經受了戰爭的洗禮,國民政府在這裡進行了備戰,經營多年,耗費百數十萬,構築了三道鋼筋水泥之國防作戰線:第一道由上海至杭州,第二道由吳江至福山,第三道由無錫至江陰,全部工程已基本完成。淞滬地區對中國軍隊有很好的作戰條件。(二)從安徽以上到武漢,長江兩岸是連接不斷的山地(大別山等)與汊(ㄔㄚˋ)港(指溪水、河水的分支)湖泊交錯的地形,極不利於機械化快速部隊和戰車、重武器、輜重的運動以及遠射程武器火力的發揮,對中國軍隊來說卻是打防禦戰的有利地區。(三)由東到西的作戰線,中國軍隊可以利用有利工事和地形,節節抵抗,消耗敵人,邊打邊循通至後方的補給線逐步撤退,同時也掩護了沿海地區人力物力的西遷,能夠比較從容地部署持久戰的後方。

不過王家典在文中也批評了當時蔣中正的戰略佈署—軍隊之運用是實現戰略意圖的基本手段,是戰略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戰略的實施成效。但是蔣中正在淞滬戰役中犯了戰略上的嚴重錯誤。他把主力轉移到華東地區的同時卻把全國兵力的精華都集中到了淞滬三角地帶作孤注的一擲。三角地帶河道港灣交錯、地形複雜、無險可守,戰場狹窄、兵力密集,中國軍隊在敵強大砲火下,「等於陷入一座大熔鐵爐,任其焦煉」,「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極其慘重…11月初,中國軍隊苦撐數日,陣容已亂,前線指揮官已無法掌握部隊,蔣才於11月9日下令撤退。此時已潰不成軍,各軍倉惶後撤,加以敵機日夜轟炸,人馬踐踏,秩序大亂。不久,南京即遭威脅。從戰略上說,敵人可從東、西、南三面包圍南京,城北橫亙長江,無路可退,守軍又是從淞滬戰場剛潰退下來的部隊,背水坐困孤城,形勢極難久守。蔣介石又錯誤地決策以十餘萬大軍固守南京,結果激戰不過數日,便全線潰敗。(註六)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