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傑榮專欄:美台建交是「核子選項」,恐將引發毀滅性戰爭

2020-09-11 05:50

? 人氣

2020年8月10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訪問團」(總統府)

2020年8月10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訪問團」(總統府)

近來美國與中國關係高度緊張、變化多端,雙方的貿易、科技、投資與網路管制爭議日益升高。北京在南海爭議地區興建軍事基地,拒絕接受國際法庭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否定其南海主權聲索的判決,在在都讓亞洲的軍事隱憂惡化。過去8年來,習近平政權對中國人民的壓迫日甚一日、全面壓制異議人士、懲罰人權運動者與其律師,也因此坐實了自由民主國家的憂慮。此外,世人認清習近平政權想方設法對新疆數百萬穆斯林進行「轉化」,華府與其他主要國家對此強烈批評。北京當局近來在香港實施壓迫性的「港區國安法」,也遭到國際社會批判質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要在短期內解決這些爭議,希望相當渺茫。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一度遊移不定,最後終於決定動員美國人民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川普集團所稱的「中國共產黨政府」。川普支持者期望將「全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行動發揚光大,提高川普連任的勝算。1972年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競選連任時,也將中國做為選戰焦點,然而當時他尋求改善兩國長期敵對的關係。相較之下,川普打的中國牌是要讓美國與中國「脫鉤」(decouple)。習近平政府對此一趨勢雖然表示憂心,但與1970年代的鄧小平政府不同,至今拒絕做出任何妥協。

美國與台灣關係可能變化最具爆炸性

另一方面,這些爭議──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爆炸性都遠不如美國與台灣關係的可能變化。目前華府反中氣氛高漲,甚至傳出可能與台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如果美國「承認」台灣的政府,無論名稱是現有的中華民國(台灣)抑或新取的台灣共和國,都很可能引發北京長期威脅的軍事行動,進而讓中國、美國與台灣捲入一場毀滅性的核戰。

1949年,蔣介石的國民黨部隊在內戰中敗給毛澤東的共產黨,中華民國政府逃到台灣。4年之前,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蔣介石部隊因此得以佔領過去半世紀由日本殖民的台灣,讓台灣重回中國。1895年,中國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主權,結束第一次中日戰爭。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落敗,交出台灣主權,但由於中國爆發內戰,二戰之後的各項條約並未明確界定台灣的主權,是要轉移給已經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還是1949年10月1日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轉移至其他的狀態。

因此,當毛澤東的軍隊準備進攻蔣介石控制的台灣、一舉終結內戰時,台灣的法律地位並未確定。當時美國一直未對如何因應中國內戰明確表態,對於是否介入台灣海峽戰事、協防中華民國也爭執不休。1950年1月,杜魯門(Harry S. Truman)總統與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在爭議聲中宣布,美國不會介入台海戰事。儘管當時並沒有和約將台灣主權轉移給兩個仍在交戰的中國政府的任何一方,但華府認定當蔣介石的部隊控制台灣時,台灣實質上已回歸中國。艾奇遜指出,這種安排符合盟邦在戰時的承諾,而且「沒有人會提出任何法理上的質疑」。美國也因此認定,既然台灣應被視為中國領土,華府就不應該干預,以免被國際社會譴責為侵犯中國領土主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