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二)

2020-06-28 07:10

? 人氣

老毛奇在普法戰爭中續用1866年時的部屬,而不管他們在現有編制中的職級。1870年7月戰爭爆發時,他只帶了15名參謀到戰場。除了兩名副官外,還有最重要的作戰處、情報處、鐵道處處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870-1871年普法戰爭(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870-1871年普法戰爭。(取自Wikimedia Commons)

與法國統一由中央政府管理的鐵路系統相比,德國官民混合的系統在運量上遠為遜色,代表軍方需要更精密的規劃來彌補其不足。根據計畫時間表,動員令下達後第8天開始鐵路的集結運輸;到了8月3日,動員後第19天,主力部隊已集結完畢並可開始行軍。由於運量不足,3個軍的兵力未能包含在最初兩週半的運輸計畫中。這3個野戰軍分別來自東普魯士(East Prussia)、波美拉尼亞(Pomerania)、與西里西亞(Silesia),從7月26日才開始進入預定部署位置,在第2、3軍團後方擔任二線兵力。此外,另有1個步兵師與2個民兵師,鐵運北送擔任海岸防禦部隊。

動員後第27天集結行動完成,與擁有更大鐵路運量優勢的法軍相比,這樣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8月4日,德軍已幾乎完成所有部隊集結,而法軍甚至連動員都尚未完成。結果是開戰初期,德法兵力比為3:2,稍後更擴大為3:1。除了動員速度緩慢,法軍還有集結地點分散的問題。普法戰爭宣戰的一方,是拿破崙三世的法國。既然宣戰就該掌握主動權發動攻勢,攻勢行動最重要在於兵力集中,結果法國在這兩點上都失敗。主動權要透過比敵人更快的動員與集結來奪取,兵力集中則取決於集結區域在空間上的接近。法國中央集權又效率低下的動員體系,已經失去先機;而作戰計畫中考慮到縮短動員時間,規劃了被孚日山區分隔開的兩個集結區域,結果當德軍已向法國進軍,不論選擇那個方向都能取得數量優勢。9月1日,優勢德軍在色當(Sedan)逼迫法軍進行決戰,拿破崙三世兵敗被俘,基本上結束了戰爭。9月4日法國發生政變,推翻第二帝政,第三共和成立,法國人民拒絕承認戰爭結果,德軍開入巴黎。1871年1月,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正式完成。

1871年普軍在巴黎閱兵(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871年普軍在巴黎閱兵。(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富勒(J.F.C. Fuller)曾批評,老毛奇將他的部隊帶到行軍出發點,然後就不再指揮,讓這些部隊自己去打仗。僅從事實上觀察,似乎有幾分道理。然而,老毛奇之所以在進行作戰部署之後,就將戰術行動留給戰場上的指揮官們,是因為他知道,這些指揮官都是固執的老將,無論如何總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作戰。但是,每一位指揮官身邊,都有一位經由參謀本部系統訓練出來的參謀長輔佐。而且,許多師長、與稍低層級的軍官,都曾在參謀本部受過訓練。在各種戰場情況下,總是會得出相當近似的判斷,顯示出參謀本部軍事教育巨大的成功。

當代的軍事研究將老毛奇的指揮管制創新稱為分權式(任務型)指管模式(Auftragstaktik)。這個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自發性(spontaneousness):力量集中並非由上而下強加的恪守命令之結果,而是來自軍隊所有部門之間自發的合作。下級的行動並非由詳盡的指令與管制措施來指引,而是根據各級單位對整體任務的一致性理解。在這樣的系統中,指揮官掌控大原則,給予下級單位寬廣的行動自由,要求他們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由於決策權威的分散,以及下屬享有更多的行動自由,這個模式對各級指揮人員有更高的要求,軍事體系本身也要保證嚴謹統一的教育訓練。指揮與管制的權力帶有分散與非正式的性質。命令與計畫盡可能簡單扼要,其執行有賴下級主動進行必要的協調,基於高同質性的訓練而擁有的良好互相理解,使必要的資訊交換得以降到最低程度。透過決策的分權化,分權式指管模式尋求加速作戰步調,與提高應付快速變動戰局的能力。

完成了統一的德國,不僅震驚歐洲列強,也讓德國陸軍成為各國仿效的典範。與此同時,這個雄踞中歐的新國家,也陷入恆久的兩面受敵夢魘。未來七十年,德意志的命運都繫於此。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