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觀點:兩岸關係的「柯P解方」

2020-06-03 06:30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兩岸關係的感性解方。(蔡親傑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兩岸關係的感性解方。(蔡親傑攝)

海峽兩岸是一個動態、複雜又敏感的關係,各界紛纷從國家安全、經濟利益、主權獨立、普世價值等多元視角來探索其中的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最近對中國人大《港版國安法》草案,從認知心理和行為經濟的角度,對當前冷對抗的兩岸關係提出感性的解方,他的醫師觀點值得兩岸領導人冷靜地深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感性的投資」是行為經濟中的顯學,強調在愈高度不確定的時刻,人心愈會期待感性和情感的滋潤。柯P呼籲兩岸領導人對於兩岸關係要多訴求同鳴心的傾聽和同情心的對話,才能真正讓「兩岸一家親」的距離愈走愈近。

兩岸關係現在迫切需要的是相互增進合作的氛圍。北京當局現在面對香港反中情緒,一路加大對於香港自治的打擊,並過早對台灣劃下一國兩制的直線,甚而單邊解釋兩制是一國,增加了臺灣人民的不安,也傷害了好不容易有的「兩岸一家親」的情感。

腦神經科學研究顯示,情境是影響人們是否採取合作態度的關鍵,而其中彼此的信任和超常的獎勵是重要因素,無論從個人和社會群體的認知觀點都是如此。而在場景記憶裡,溫暖的感覺與自我意識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的腦整合時間感和歷史感的基礎。相對地,語意的結構如果只是系列動作的指令連結,它就不會激起人們的感情的。

港版國安法爭議,在香港引爆新一波抗爭潮。(AP)
港版國安法爭議,在香港引爆新一波抗爭潮。(AP)

所以,要喚醒臺灣民眾和大陸的時間的和歷史的情感,必須依靠溫暖的場景記憶。而記憶是一場場過去經驗的堆疊和感性的選擇,大陸政府尤其要熟稔其中靈巧寬容的智慧。

人類負面情感何以滋生?悲哀和恐懼是兩大要素,而有感情的承諾可以將它轉換。因為有寬容和承諾,就可以造就合作的空間。認知心理學強調與悲哀密切相關的是被稱為寛容的能力,而與恐懼密切相關的是被稱為承諾的能力。大陸鷹派一味訴求武統只會適得其反,連帶著兩岸人民的情感交流也會陷入已讀不回的困境。

求同存異、容忍模糊是人類迎向過渡和轉型時期的偉大智慧,兩岸領導人面對兩岸關係不能墜入只抓時間不放空間的非感性陷阱!

今年的兩岸關係,因双邊執政黨難有調整空間,幾可預言是個寒冬。一向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變成兩岸解凍的希望之窗。面對當前冷對抗的兩岸關係,他呼籲兩岸儘速展現善意,恢復對話管道;面對大陸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他則呼籲北京當局尊重香港民意和自治。他其實說出了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心聲,就看兩岸領導人有沒有寬廣的智慧了。

*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