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之交能介紹你工作?從「六度分隔理論」看「連結者」特質:《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選摘(2)

2020-06-19 05:10

? 人氣

答案在於「六度分隔」的人際脈絡並非勢均力敵。米爾葛蘭分析這項實驗時發現,有不少管道可以從奧瑪哈遞送包裹到夏隆,但是大部分集中在同一條管道。這位住在夏隆的證券營業員在家中接獲二十四件包裹,其中十六件來自同一人,米爾葛蘭稱他為傑柯布斯先生(Mr.Jacobs)。另外一部分包裹寄到營業員的辦公室,其中大部分來自兩個人,米爾葛蘭稱為布朗先生(Mr. Brown)和鐘斯先生(Mr. Jones)。總計,這位證券營業員收到的包裹中,半數來自上述三個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拓展人脈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夠打破這個人際順慣性。
答案在於「六度分隔」的人際脈絡並非勢均力敵。米爾葛蘭分析這項實驗時發現,有不少管道可以從奧瑪哈遞送包裹到夏隆,但是大部分集中在同一條管道。(示意圖,資料照)

想想看,從美國中西部大城隨機挑出的幾十個人,各自寄出包裹。有人透過大學同學,有人寄給親戚,有人寄給老同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這些來路不同的包裹,其中半數最後卻殊途同歸,都送到傑柯布斯先生、鐘斯先生及布朗先生手上。「六度分隔」並非指每個人經過六次轉手,就能與所有人連結。它的意思是,極少數人可以靠幾次的轉介,就能連繫到所有人,其他人則透過這極少數的人和世界相連結。……我們對這種人的依賴遠超過自己的想像,他們天賦異稟,能夠結交三教九流,我稱為「連結者」。

連結者的特質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連結者?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是,他必須人面很廣、三教九流都認識。我們周遭都有這種人,不過我不認為大家曾仔細想過這種人的重要性。我甚至認為,大部分人不見得相信,連結者能夠認識所有人。但他們真的有這種本事。以下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證明:假設共有兩百五十個姓氏,都是從曼哈頓電話簿隨機選出。看看這份名單,如果自己的朋友也是這個姓氏,就得一分。朋友的定義很廣泛,例如,他可能是火車上坐在你旁邊的人,但是你們彼此自我介紹、互通姓名。另外,如果你認識好幾位同姓的人,也一一算分。譬如,你認識三位強森,就可以得三分。這項調查的用意在於,你的分數代表你的社交性,也可藉此估計你有多少朋友及認識多少人。

泛泛之交的能耐

社會學者葛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1974年發表的著名研究《求職》(Getting a Job),非常適合說明連結者的功能。葛氏從波士頓市郊的牛頓市挑出數百位專業及技術勞工, 仔細研究他們的求職經過。其中56%是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工作;18.8%利用正式管道,例如廣告及獵人頭公司,另外約兩成的受訪者直接應徵。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求職最好是透過自己的人脈,先求入行。不過,葛蘭諾維特也發現,這些人脈大多屬於「泛泛之交」。利用個人關係找到工作的人,只有16.7%把這層個人關係視為「經常來往」的關係,求職者和介紹人並不算密友;55.6%的受訪者認為,雙方的關係只是「偶爾來往」; 認定雙方關係是「少有來往」的比率達到28%。因此,一般人不是靠朋友找到工作,靠的是一般的泛泛之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