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專欄:陣陣來襲的懷舊風

2014-05-27 05:39

? 人氣

從戲到劇到生活,「懷舊」其實無不在,問題是:當懷舊成為強迫症時候,「現在」還存在嗎?(圖為電影大稻埕劇照海報)

從戲到劇到生活,「懷舊」其實無不在,問題是:當懷舊成為強迫症時候,「現在」還存在嗎?(圖為電影大稻埕劇照海報)

說真的,面對近年的紛擾,你渴望回到兩蔣的年代否?或者,面對多年的認同爭議,你當真希冀回返日帝治台的光陰?打死,於解嚴近三十年的今天,我都不願回顧這兩段歷史而帶著一絲不捨;因此三月三十日,當我下了高鐵,步出台北火車站,乍聞挺馬、反反服貿人士播放著〈梅花〉時,我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今夕何夕的疑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或許以為〈梅花〉還魂,或不倫不類的「新五四運動」,不過是非常時期的非常反應,然而一旦細心溫習近年台灣的文化產品(廣告更不用提了),不難察覺全球化之後的台灣,和很多國家一樣,早已吹起了一股強勁的懷舊風。光就廿一世紀而言,主流戲劇如李國修的《女兒紅》、《六義幫》、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寶島一村》、吳念真的《人間條件》系列和文學劇場《清明時節》、《單身溫度》等等,在在和個人、族群或家國的歷史有關。至於電影界就更熱鬧了,之前賣座片如《海角七號》、《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女朋友。男朋友》、《大尾鱸鰻》,以及今年上映的《大稻埕》、《KANO》,或者是即將推出的《軍中樂園》……無一不深情熱切地述說著往昔的故事。


返鄉與憧憬


「懷舊」不但是近年文化或政治表達裡常見的形式與內容,若說它是當今時髦的修辭亦不為過。除了感嘆廿一世紀是個不敢向前看、只得往後追悔兼緬懷的世紀外,我們或可趁此研究「懷舊」這個東西。


斯維特薩娜.博伊姆(Svethana Boym)是俄裔美國人,任教於哈佛大學。1981年她從蘇聯移民美國時,有人告訴她,這輩子再也看不到家鄉了,因此她不喜懷舊,認為那「就像是浪費時間和買不起的奢侈品。」每當有人問起是否懷念蘇聯時,她都不知如何回答;有時會說「不太懷念,但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樣」;有時又說「是懷念,但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樣。」大概也只有像博伊姆這樣對懷舊持有偏見的學者,才能以幽默、反諷的筆調寫出經典著作《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 2001)


博伊姆指出,英文nostalgia結合了兩個概念:返鄉(nostos/return home)和憧憬(algia/longing);和合一塊,意指「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不過,「懷舊」一詞自十七世紀由瑞士醫生侯佛(Hofer)創發而沿用至今,已累積了其他層面的文化意涵。例如,人們渴望返回的對象,不一定就是某個地方或場所,有時是某個時間、傳統或生活方式。又如,懷舊在十七世紀被視為常見於在遠方征戰的士兵的疾病,到了十八世紀的美國,它是懦弱的表徵,然而到了十九世紀浪漫的年代,它卻是人們表現心靈易感的時髦姿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