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藝術的太陽花

2014-03-26 08:42

? 人氣

北藝大學生在318學運中製作的巨型太陽花。(作者提供)

北藝大學生在318學運中製作的巨型太陽花。(作者提供)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去年中引發各界爭論,抗議行動逐漸升高,馬政府錯估情勢,不但未能有效消弭各界疑慮,反而激起更多人反服貿黑箱作業的憤怒。日前國會內政委員會執政黨籍召集人以突襲方式,將原需委員會審查討論的條文,「視同已審查」,逕自宣布協議送院會存查,前後不過三十秒。在野黨杯葛無效,卻意外引爆學生、社運團體的公民意識,各大學紛紛響應,站在政黨之前,直接對抗當局,以太陽花為象徵的學潮於焉展開,連一向不問人間「俗」事的藝術科系學生都「撩」下去,試圖讓藝術改變現狀,北藝大學生尤其義無反顧地熱情參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藝大是台灣頂尖的藝術大學,學生素質極佳,具創作、研究潛能。他們的校園生活、學習型態與參與社會方式,不同於一般大學,除了學科之外,更須持續專注於創作、展演技巧或劇場呈現,將熱情轉換成藝術動能。北藝大學生曾經以為創作、展演就是磨練技術、表達自己,對校外的黨政鬥爭、社會運動,大多採取敬而遠之、不理不睬的態度。

北藝大各系所中,美術系學生個人自主性強,較有以藝術行動表達社會關懷的「前科」,戲劇系、劇場設計系、舞蹈系則藉表演反映社會議題,相較之下,學音樂的學生秀麗、端正,在課程之外的時間,大多花在練習技巧、聽音樂會。整體而言,一般北藝大學生並非對社會冷漠,而是有些潔癖,厭惡政治的庸俗與紛擾,所以台灣社會歷年來引發的學運、社運,很少看到藝大學生的影子。如今卻挺身而出,提出「藝術干預社會」的口號,確信藝術不能只展示在美術館、劇場及各種藝術殿堂內,必須能跟人民共同奮戰,守護國家。

北藝大學生這些年較常在社運中顯露,部分原因是來自外校的研究生不乏熱心社運、學運者,他們把社會參與理念在校園散布。美術學院跨藝術領域研究所學生更強調藝術進入生活,也需關注公民社會議題;來自香港的劇創所張姓研究生,台灣近年大大小小的抗爭行動,如文林苑都更、華光社區拆除、大埔農地、美麗灣事件,幾乎無役不與,並因而拖延了學習年限,把碩士班當成博士班在讀。


推動兩岸服貿協議的執政黨菁英,一再強調這項協議利大於弊,有助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然與中國的談判過程,以及事前與台灣產業界的溝通從未公開,弱勢大眾不能了解政府採取甚麼配套或補償措施。兩岸服貿協議固然可能促進台灣經濟活動,可是各行各業生態不同,民間普遍認為獲利的是財團、大企業,某些中小型行業則面臨被取代、消滅的困境。以往馬政府面對各界的反服貿聲浪,經常提出:「你們懂服貿協議的具體內容嗎?」一般人的確不容易知道協議的文本,但看到執政黨權力的傲慢。更重要的,兩岸服貿協議攸關國家安全,以及台灣主體性,馬政府的親中路線也讓社會大眾無法安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