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行動科技+社群─讓執政者畏懼的力量

2014-03-21 10:50

? 人氣

占領立法院行動讓人再次見識到社群加上行動裝置後釋放出的龐大力量。(余志偉攝)

占領立法院行動讓人再次見識到社群加上行動裝置後釋放出的龐大力量。(余志偉攝)

反服貿運動中,外界再度見識到行動科技加上社群,相乘後展現的驚人力量;那是讓任何執政者都必須正視─甚至害怕的力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八日晚間,一群學生突襲式的攻占立法院議場,大部份傳統媒體,不論是因媒體特性而措手不及,或因有「特殊考量」而設限報導,都無礙於把現場新聞迅速傳播散發。人手一機的智慧手機或平板,毫無障礙的把消息傳遞出去;透過社群又不斷分享、轉發-這是一種類似細菌繁殖的等比級數增加。

當然,還有現場立刻以iPad架設起來的「現場轉播」,不但讓外界無距離的看到現場實況,對抗議者而言,也是一個保護層─政府、警察不敢隨意動手;有敵意的媒體,也很難隨意栽贓。

社群的威力,外界在3年前的茉莉花革命中見識到了;國內則是在大埔洪仲丘案等抗議中也看到。這次結合更成熟、更普及化的行動科技,再次展現強大的威力。

甚至,許多社群網路已逐漸取代傳統媒體。美國一份由線上教育機構Schools.com與華郵、路透一起發表的數字指出,有超過50%的社群網路使用者,是透過社群網路觀看突發新聞,這個比例已經高於傳統新聞來源。此外,有46%的人每周至少會有超過3次以上,透過線上網路觀看新聞。而在2012年,線上新聞的收入已超過傳統報紙收入了。

如果從整體看,雖然民眾吸取新聞的來源,仍以傳統的電視、報紙居多,但透過社群網站來的比重則是快速增加;2010年時大概不到10%,現在已經超過20%。而如果拿網路與電視比,根據美國eMarketer的數據,去年是兩者的「黃金(或是死亡)交叉」,2012年時,美國成年人平均每天用於上網或消費其它類型的數位媒體時間是4小時31分,電視為4小時38分,電視猶小勝網路。但去年變成每天用於上網時間是5小時9分鐘,電視為4小時31分,網路首次擊敗電視。

今年初,臉書推出叫Paper 的APP,外界的解讀就是:臉書不再只把自己當成社交網站了,他正式把自己推上新聞、資料訊息發表的大平台。

而且,意義更大的是這些新聞、資料訊息─即內容的提供,不再是如過去一樣是由「專業的傳統媒體」提供(雅虎就是這種型式),而是每個人都可能是新聞記者、提供新聞來源、訊息。

這種轉變的鉅大力量,其實很早就在Youtube上發威,現在只是進一步「侵入」過去一直由專業媒體掌握的新聞領域。

近年幾個重大突發新聞,幾乎都是在社群網站上先出現,如美國明星惠妮休士頓的死訊、埃及革命、韓亞航空事故….,都是透過社交網路首先出現的突發新聞; 甚至,美軍擊斃賓拉登的新聞,也被視為是在推特上出現第一個新聞─因為賓拉登的鄰居上推特發文報怨隔壁「發出噪音」,結果無意中發出全球大獨家。

當然,不久前奧斯卡頒獎典禮後,被稱為「史上最強大自拍」─主持人與一群大明星一起自拍入鏡,照片從手機立刻透過推特發佈,一個晚上就有超過200萬次的轉發,甚至讓推特系統大當機。雖然事後看來是三星的「置入行銷」,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影響力龐大,是紮紮實實的讓人見識行動裝置與社群兩者合體的強大威力。

即使是新聞監控嚴密的中國,不少維權人士被補、貪官腐化等訊息,都是透過社群軟體傳出─縱然政府快速封鎖,但其實訊息都已流出;北京縱然把許多「國民不宜」的新聞網站封鎖,一般民眾無法看到,但使用行動裝置、用APP接收訊息者,還是可以看到這些官方認定「兒童不宜」的新聞網站。土耳其涉貪的總理艾爾多安封鎖推特,但他封不住那些使用行動裝置、用APP接收訊息者;推特就呼籲大家改用手機上推特。

網路普及久矣,現在加上行動裝置,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讓所有權勢者不得不正視、甚至害怕畏懼; 但注意了,最後他們終究會設法控制它、「馴化」它,甚至利用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