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嶄新的公民政治,啟航了

2014-01-16 15:18

? 人氣

中國大陸以「同城飯醉」戲謔之語爭取公民行動(照片取自《主場新聞》)

中國大陸以「同城飯醉」戲謔之語爭取公民行動(照片取自《主場新聞》)

去年雙十節上午,臺灣政治中樞所在的博愛特區人山人海。如林的手臂和震天的口號,不斷發洩著對馬政府的怒火。這就是包括公民1985行動聯盟在內的臺灣多個公民團體,聯合發起的雙十節嗆馬大遊行。也是繼去年8月3日25萬人因洪仲丘之死而湧上街頭抗議之後,臺灣新公民運動的又一出重頭戲。在厭倦了國民黨與民進黨都為反對而反對、彼此焦土封殺導致政府無能治理失敗之後,臺灣的公民社會終於重新崛起,作為獨立的協力廠商力量,介入了臺灣的政治生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稍前,在香港,新公民運動也是如火如荼。繼前年7月29日9萬人投身反國教大遊行之後;去年8月底,三名學生絕食更引爆長達九天的佔領政府總部運動,高峰時捲入的香港市民多達12萬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10月29日,因香港當局拒發牌照給港視,12萬香港市民再度圍攻政府總部。

比港臺更早的,是大陸的新公民運動。如果說臺灣的新公民運動起于去年,香港的新公民運動起于前年,大陸的新公民運動則起於三年之前,即法律人許志永博士2010年6月發起的《公民承諾》。一批以共同爭取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為最大共識與默契的大陸青年,在這份承諾書上鄭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宣告了新公民運動在大陸的發端。

此後,在自由、公義、愛的旗幟下,爭取農民工子女就地高考的教育平權運動,呼籲官員財產公示的公民連署活動,以及呼籲全國人大批准中國政府15年前就簽署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公民連署活動,尤其是實質上屬於公民自由聚會的同城飯醉,在整個2012年席捲大陸多個城市。尤其是教育平權,吸引了十多萬學生家長捲入,並迫使教育部不得不部分調整高考政策。其呼籲官員財產公示也為主流媒體廣泛聚焦,迫使諸如汪洋、俞正聲等高官紛紛在十八大前表態贊成。大陸的社會運動長期局限於小眾範圍,但新公民運動顯然已經開始進入主流輿論和主流社會,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突破。

不同空間和不同社會形態的兩岸三地,幾乎同時跨入了社會運動新時代,即新公民運動的時代。甚至不約而同地都使用新公民運動這個概念,來給自己的運動命名。而在運動的諸多要素上也非常接近。譬如,都以網路尤其社交媒體為主要的集結和動員手段;參與者大多是80後、90後;都以公民團體為主,而特別戒懼政黨、政客等各種政治力量的操縱和利用;都是議題宣導型的,事起則來事畢則去,沒有特定的組織形態,等等。所有這些,無疑跟80、90年代傳統的社會運動有顯著的區別。

無論兩岸三地爆發新公民運動的具體原因怎樣不同,也無論其過程和結果有怎樣的天壤之別,有一點是確切無疑的,就是政黨政治包打天下的時代在兩岸三地都過去了,新一代的公民成長起來了,新一代的公民要大聲發言了。不同于傳統政黨政治的嶄新的公民政治,啟航了。這是兩岸三地政治家不得不正視的現實;他們應對的水準如何,將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作者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前《南方周末》評論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