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公衛 文章列表
#
公衛
約 3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美國衛生部長「個人意志」凌駕公衛?新冠疫苗政策大轉彎:孕婦兒童該不該打疫苗,川普政府各單位不同調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日前在社群媒體宣布,將新冠疫苗自聯邦兒童免疫接種時程表中移除,也不會繼續建議健康的孕婦接種疫苗。不過衛生部下屬的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似乎並未理會衛生部長說了什麼,在其發布的最新指引中,基本上否定了小羅勃甘迺迪的新政策。《紐約時報》報導,CDC維持健康兒童(6個月至17歲)可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只是新增了一項條件:兒童及照護......
國際中心
2025-05-31 14:46
品味生活
健康
台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出訪世界衛生大會 為台灣納全球公衛體系發聲,籲加強健康投資
台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THYA)今(26)日舉辦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訪記者會,除了分享青年代表們在WHA的交流經驗與成果,更展現出台灣青年參與國際公衛議題的熱忱與專業!本次記者會由理事長李瀚恩帶領青年團成員,邀請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邱淑媞、台灣健康聯盟理事長吳玉琴、台灣諾貝爾醫療集團創辦人張朝凱等多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全球衛生、青年賦能、非傳染性疾病......
唐可欣
2025-05-28 16:33
地方新聞
台北
加熱菸審查卡關近800天 毒理博士招名威批勿讓意識形態綁架公衛,應回歸科學與法治
當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大刀闊斧調整菸草政策,擁抱「科學減害」理念,將加熱菸等新型尼古丁產品視為降低傳統菸品危害的潛力工具時,台灣在此議題上卻顯得步履蹣跚。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博士近日投書媒體,直指台灣的加熱菸審查機制,已陷入長達近八百天的停滯,呼籲政府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讓審查回歸科學實證與法治精神。
何長澤
2025-04-30 15:59
地方新聞
新北
民代質疑餅店查水表無端指控 新北市衛生局嚴正駁斥! 盼勿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針對近日民代質疑查水表的無端指控,新北市衛生局嚴正駁斥,說明如下:
李梅瑛
2025-04-25 19:07
品味生活
產學合作再一里程碑!葛蘭素史克(GSK)藥廠臺灣分公司與北醫大簽訂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 共創產學新契機
產學交流是架起培育優秀人才的最佳管道,葛蘭素史克藥廠臺灣分公司(GSKTaiwan)與臺北醫學大學簽訂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透過人才培訓、產學交流等多方面合作,搭起產學界間橋樑,為台灣公共衛生注入新能量。簽約儀式由GSK灣總經理格婷娜(TinaGraves)、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代表簽約,其中也邀請正在GSK臺灣團隊實習的北醫學生擔任主持人,並分享實習經驗,也象徵GSK對培育人才的實踐。
唐可欣
2025-03-10 18:07
新聞
國際
醫療健康
美國疫苗接種率下滑:多州百起確診病例通報,麻疹等高傳染公衛危機恐捲土重來
美國疫苗接種率驟跌,一度消除的兒童疾病再度爆發,新任美國衛生部長是疫苗懷疑論者,這些因素在在讓美國專家敲響公衛危機逼近的警鐘。法新社報導,今年迄今,美國德州和新墨西哥州合計已通報近百件麻疹案例,外界擔憂,這個具高度傳染性且有重症之虞的疾病正在捲土重來。
中央社
2025-02-26 08:41
新聞
國際
川普考慮上任第一天「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警告:這是全球公衛的「災難性衝擊」,中國恐趁虛而入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正在計劃「首日新政」,川普將在宣誓就職美國總統的第一天就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由於美國是WHO最重要的捐助國,2022至2023年就提供了約16%的資金,專家認為美國如果退出,將為全球公衛帶來「災難性」的衝擊。
國際中心
2024-12-23 10:40
新聞
國際
反疫苗政客卻掌管公衛體系?小羅勃甘迺迪要「讓美國再次健康」,恐有大量企業反撲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新內閣名單,讓外界再一次大感震驚,他決定提名、知名「反疫苗人士」小羅勃甘迺迪(RobertF.KennedyJr.),擔任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部長,負責整個美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包含藥物審核、食品安全、疾病監測與醫療保險補助計畫的運作,假如甘迺迪真的獲得聯邦參議院批准,這將代表美國未來四年,公衛體系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衝擊,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本人勢必將在參院審核階段,先面臨嚴峻考驗。
李靖棠
2024-11-15 17:54
新聞
國際
「國際突發公衛事件」又來了!BBC帶你一文看懂「M痘」疫情復發
世界衛生組織(WHO)8月14日宣佈,非洲部分地區爆發的M痘(mpox,舊稱「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BBC News 中文
2024-08-19 08:53
新聞
國內
M痘疫情全球延燒 台南已累計3例確診 均曾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14日宣布M痘為公衛緊急事件,台南市衛生局指出,今年截至16日為止,台南市M痘確診病例累計3例,均曾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建議民眾落實自我防護。
中央社
2024-08-18 21:56
新聞
國際
非洲「M痘」疫情猖獗,WHO發布最高級別警示:國際關注的公衛緊急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WHO)14日表示,M痘(猴痘)疫情在非洲迅速蔓延,目前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這是兩年來WHO第二次對M痘病毒發布緊急聲明,今年非洲13個國家的疑似感染病例,總數目前已超過17000例。
國際中心
2024-08-15 10:32
新聞
政治
貪污466元判2年?「公衛文」當庭問法官如何不違法 親吐猶豫上訴心聲
針對新竹市長高虹安助理費案,台北地方法院26日一審依貪污罪判處7年4月;前助理、綽號「公衛文」的王郁文判刑2年,緩刑5年。步出法院坦言「有點委屈」的王郁文傍晚在臉書談到爭議的加班費及零用金等問題,她表示,自己當然不好,而上訴與否的問題恐會困擾她一陣子,「中華民國究竟是不是個法治國家?中華民國的司法是不是公平正義的?我想我的心裡已經有悲傷的答案了。」
李瑋萱
2024-07-27 12:52
新聞
政治
高虹安案唯一不認罪助理 「公衛文」王郁文判2年獲緩刑:有一點委屈
新竹市長高虹安擔任立委期間被控詐領助理加班費案,台北地方法院今(26)日一審依貪污罪判刑7年4月,褫奪公權4年;前助理、綽號「公衛文」的王郁文判刑2年,緩刑5年,義務勞務240小時。對此,身為唯一未認罪的前助理,郁文指出,是否上訴會再跟律師討論,並認為「有一點委屈」。
陳明遠
2024-07-26 14:52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冠疫情還沒離開 公衛專家揭驚人數據:每周有兩位數的死亡病例
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史無前例的全球大疫,台灣也在2020年進入疫情高峰期,時至今日雖已緩和,但疫情卻未完全根絕,因感染新冠而死的情形從未間斷。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針對新冠疫情,直言其是「台灣最嚴重的傳染病」,指出台灣從來沒有能像新冠一樣,在這麼長的流行時間中,持續不斷造成感染者死亡的案例。
張大任
2024-07-09 21:40
地方新聞
台東
臺東市衛生所翻新計畫 全新改造提升公衛服務
臺東縣衛生局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推動「臺東市衛生所再設計」,昨(8)日正式啟動施工。衛生局指出,此計畫旨在用設計改變衛生所的公共服務場域,改善空間規劃與設施,進而提升服務品質。工期為180天,整體工程預計明年初完成。屆時,臺東市衛生所將以全新面貌服務市民。
溫佳身
2024-07-09 09:20
新聞
國際
國內
紐西蘭國會議員挺台參與WHA 歐江安:孤立台灣只會造成全球公衛破口
隨著世界衛生大會即將登場,我國積極尋求國際支持,其中紐西蘭僑界18日舉辦遊行,呼籲世界衛生組織接納台灣,與會的我國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強調,孤立台灣只會造成全球公衛破口。出席遊行茶會的紐西蘭國會議員坎伯呼應表示,全球衛生體系應廣納所有人參與。
簡恒宇
2024-05-19 13: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近4年超額死亡率遠低於歐美!陳時中:台灣疫情表現好,但政治影響非常多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3年多,台北醫學大學今天公布調查,在2020年到2021年疫情期間,台灣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且近4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低於歐美。
中央社
2024-05-04 17:57
新聞
國際
「台灣持續被排除,削弱了全球公衛安全!」美國務卿強烈促邀台灣參與世衛大會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登場,台灣尚未收到邀請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日強烈鼓勵世界衛生組織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重返大會。台灣被排除在外,將削弱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中央社
2024-05-02 10: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抗中保台竟成公衛知識才是最毒的洗腦
寶林茶室發生數起死亡和重症食安憾事後,經專家研判可能就是米酵菌酸所導致,就當整個醫療體系為此全力動員,甚至有搶救病患的醫師莫名其妙被告,此時公衛學者何美鄉發表看法,認為該菌源自於唐菖蒲伯克氏菌,而根據資料中國大陸以往發生類似事件,認為米酵菌酸來自對岸。隨後滿腦子政治意識者紛紛跟進,王浩宇說台灣本身也有此菌種,但是不含毒素,原來最美風景,包含台灣特有種細菌?同是醫師的基進黨成員吳欣岱,更稱該菌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難道國內發生了生化戰了嗎。
張勳慶
2024-04-07 06:10
新聞
國際
世界不該忽視亞洲力量!《外交政策》:瞭解亞洲國家如何構思公衛治理,未來幾年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
在後新冠時代,現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認識到因應全球衛生挑戰非常重要。儘管亞洲的政治影響力及經濟影響力日益增加,但西方政府及多邊組織仍然經常忽視亞洲的觀點。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亞洲的醫療衛生技術與創新蓬勃發展,了解亞洲國家如何構想全球衛生治理並做出貢獻對於未來數年至關重要。
廖綉玉
2024-04-02 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