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一個文化園區可以怎麼策展,讓參與者喜愛傳統藝術,接近傳統文化?

2017-02-15 06:30

? 人氣

引入傳統戲曲、民藝展演

如果能夠增加傳統戲曲、民藝的展演,在題材和形式上,選取與展覽有關的題材和主題,相信可以從平面到立體,從歷史影像到當代展演,展現更全面的「交陪」精神。雖然過年期間主辦單位已經安排了七場展演,但其力度、深度和連結性不若展覽。請教策展人龔卓軍得知,這些節目確實是在經費之外增加,送給觀眾的額外賀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引入戲劇元素

目前的展覽以圖像為主,洋溢著豐富的感性,而策展論述是學術理性文字,較難理解;如果能夠增加感性的語言和故事,必定可使觀賞者更理解和親近,這些蘊含豐富民俗文化和社會學知識的作品。

策展人龔卓軍、藝術家林柏樑在過年期間幾乎都會到現場導覽解說,這兩位都是非常會說故事的storyteller。鞏卓軍的解說,兼具社會學、美學和故事性,並不只是年代和資料的堆砌。聽他講解作品誕生的來龍去脈、藝術特色、創作過程,充滿了歷史掌故、社會學與藝術史、藝術技巧的分析。而在2月7日至2月10日連續四天的「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中,參展創作者幾乎全員抵達現場,在寒風中,用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故事,傳遞藝術家與傳統、現代和近未來交陪的過程。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這些豐富的故事與說故事的人如何進場,未來可以進一步思考。當代美術界的藝術家,已經運用卓越的人文觀點和藝術技巧,擷取和保存了傳統藝術的精髓,又蘊含獨到藝術觀點和卓越的藝術表現。下一階段,可以加入當代戲劇界的藝術家,來做這樣的創造工作,讓故事與感動更為靠近大眾。

正如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打造傳藝品牌 說台灣自己的故事》中談到的,用別具新意的演出節目:「參與式劇場」(Paticipartory theatre/art)、「應用劇場」(Applied theatre)、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等,把「故事」引進園區,把「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引進園區。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同樣可以用移動式的聲音劇場、寫實劇場、美術館劇場、記錄劇場、論壇劇場、隱形劇場……以及各種當代藝術中的藝術介入、觀眾參與等等形式,引入戲劇藝術家的眼光,找到美學形式,提煉傳統藝術之美,開發更多觀眾。

深入紮實的「交陪」研究工作

從 2015年,台南市文化局邀請龔卓軍來策畫2017的藝術節,龔卓軍只帶著策展團隊共五人,針對台南地區廟宇傳統工藝作深度考查,意圖「建構出一個循環交工、深度對話的文化生產平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