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一個文化園區可以怎麼策展,讓參與者喜愛傳統藝術,接近傳統文化?

2017-02-15 06:30

? 人氣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過年時在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看了「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的展覽,深覺非常精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說結論:一個文化園區可以怎麼策展,讓參與者喜愛傳統藝術,接近傳統文化?如何邀請當代藝術家從傳統汲取養分,作為傳統藝術的轉譯和介紹者?個人覺得這個交陪計畫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展覽由龔卓軍總策展,陳盈瑛、高森信男、陳伯義、陳宣誠策展團隊,羅文岑為平面視覺總監。『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從清代以來的民間聯境組織出發,集中焦點於寺廟醮典『交陪境』的流體自我組織概念,以當代藝術的當下視線,回望具有世界史、殖民史意味的民藝廟宇文化史。」「策畫團隊從傳統的祭祀圈走向當代的後祭祀圈,邀請了總共三十四組藝術家,以各自創作或對場對作的方法,探索近未來後祭祀圈意義下的當代藝術,展現近未來的新媒體、新材質、新場域的交陪想像,創造多重特異的聯境與交陪關係,重探當代藝術與傳統民藝、常民信仰、民間社會的美學關聯。」(策展文字)

為了這個展覽,策展團隊籌備了兩年,從當代藝術的眼光出發研究祭祀文化,集中探討在地信仰與本土藝術的關聯,深入瞭解宗教資產與當代藝術的連結,然後用出版品、攝影、影像來呈現研究成果、轉化為創作,最後才出現這個展覽。從展出成果來看,策展團隊表現出一種尊重傳統的態度,展覽重點在深刻提煉和表現傳統祭典與民藝之美,並非浮光掠影的點到為止,也沒有貿然的顛覆批判。

團隊選擇從研究宮廟祭祀圈開始,個人覺得極其睿智。傳統民藝本來就生長於廟會祭祀儀典,產生自常民對天地的虔誠禮敬、代表先民與神明溝通的誠意和方法,一旦從原生環境割裂開來,離開了精神和地理故鄉,被單獨放置,便離開了完整的理解脈絡。唯有還原到祭祀文化當中,傳統民藝的核心精神,才能被觀眾了解,這些傳統民藝,不過是先民跟神明自然界「交陪」的方式,人們透過宗教儀式和藝術來與天地神交陪。

什麼是交陪?臺語的「交陪」(Kau-Puê),原意為應酬、交際來往。策展主題「交陪境」的「境」字,則是以廟宇為核心的祭祀圈,所謂的交陪境,是指互相聯誼幫助的宮廟祭祀圈。(《交陪藝術誌》)

策展團隊選擇用「交陪」,而非「跨界」、「跨領域合作」藝術上的習用詞彙,說明了策展團隊不想自限於「創作者」、「藝術門類」角度,而希望運用一種「有人情味」、「有溫度」,強調花時間彼此交往,耐心研究、「長期抗戰」的態度,細膩與「傳統民藝」、「祭祀文化」、「當代藝術」、原有的「交陪境祭祀圈」與「近未來的後祭祀圈」交陪,創造新的意義的「交陪境」,與傳統意義上的「交陪境」作對話,與新舊交陪境各類型工作者互相來往、深度對話的平台。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這個展覽有幾個特色

第一、將傳統祭典、民俗及當代藝術與自然、歷史空間互文,園區雖不大,也沒有美食和文創商店,卻創造了豐富的穿梭、觀賞、玩耍、休憩、滋養的心靈層次。

走進園區,一座座「城市浮洲」立於草地之上,白色的開放式戶外裝置,燈光明暗,在白天與夜晚展現不同風景,觀者穿梭其間,可以看見園區天空鐵軌綠地,情感、歷史和記憶如風撲面襲來,台灣信仰文化的影像,在當代藝術的美感視角下,與你相逢,邀請你的正眼以對。

環境永續的議題被關注,歷史、情感、祭祀文化與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共生。綠意盎然的植栽或者在浮洲下方或者在屋頂,孩子在下方打水,水就竄上供給植物生機。所有的階梯都可以攀爬,不同高度產生不同視野。當一回爬高鑽低的孩子與神童,能看見更多裡外不同的神聖風景。

這些浮洲是剛取得建築新銳獎的陳宣誠共感地景ArchiBlur Lab團隊設計,2016年已經在台北展過,策展人龔卓軍的策展和臉書文字說明:「這次『近未來的交陪:蕭壠當代藝術節』與第一次完整組合起來的十個『城市浮洲列島』合體,讓這些平台發揮了展間美術館、資訊平台學校、地圖噴水島、兒童畫廊、水實驗空間、針孔顯影室、風力發電區、植物培養室與家將臉譜生活舞台的『交陪境』功能。這些城市浮洲由改造過後的糖廠空間的大門開始設置,沿鐵道穿越表演平台,延伸到戶外劇場,猶如廟會祭典中的陣頭與藝閣。」

蕭壠文化園區前身「蕭壠糖場」,為1906年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臺設立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廠,共計14棟倉庫,日據時期運糖的火車鐵道,串連起這些倉庫,形成蕭壠深具特色的南、北兩條廊道,擁有特殊的人文風貌與綠蔭建築之美。

張照堂攝影展。(作者提供)
張照堂攝影展。(作者提供)

筆者覺得這些城市浮洲,為園區帶來了新的動線和觀賞眼光,展現了當代藝術與大自然、糖廠與傳統民藝、祭祀文化的美麗交陪。

第二、擷取傳統藝術的精髓,將之挑選出來傳遞給受眾

透過當代藝術家的照片和影像,我們看見台南震興宮、慈濟宮、金唐殿中老藝師精湛的交趾陶與剪黏肖像,也看見民間流存已久的「傳神畫」。透過拓印,我們得以一睹台南老廟沙陶宮壁堵上著名傳統畫師潘麗水的「遺跡」。多虧了台南藝術公社的拓印行動,我們才勉強得見這批珍貴的文化資產:在廟方整建後,六十幅石版只剩下九幅,而精采的「四聖者」已經毀佚,只能憑拓印畫揣想。

藏寶島裡呈現了典藏於台南美術館裡,台灣五零到七零年代50年代的民間廟會文化歷史影像。以攝影家黃金樹為主,輔以沈明輝、洪碩甫、許淵富、張照堂等人作品。親眼看見這些美麗神聖的歷史影像,比任何描述文字更有直擊歷史現場的震撼與感動。比方說,長長的蜈蚣陣藝閣由無數人力扛載在肩上前行,蜿蜒沒有盡頭的進香信徒人力車隊、手持鯊魚劍進行儀式的乩童、街頭賣藝的車鼓丑旦小戲、拜拜的時髦少女、巨大的豬公、建築中的龍山寺、觀賞藝閣的人山人海等。

正如策展文字所寫:「在這裡可以看到日治時期的交陪影像、張照堂在1970年代末期台灣燒王船與民間祭典的影像力道,也可以看到林柏樑重訪席德進田調足跡重拍的交趾陶與剪黏肖像、港千尋的傳神畫計畫、姚瑞中的巨大神像系列、沈昭良的舞台車系列、陳伯義的神童臉孔、Rich與許淑真的男女家將系譜、林欣怡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的信仰面向實驗影像、也可以看到請水、祭典中的兒童與紅黑臉媽祖的各色影像,洪通的三十幅艷麗童趣又充滿未來感的文字畫,南美館典藏的影像區,也將重現在這個新型的交陪境與浮洲島當中。陳冠彰與民間竹編藝師合作的西拉雅「渡船」計畫,以及先前階段的「交陪x當代設計展」四位藝術家何佳興、陳依純、胡一之、羅文岑亦於A7館、A8館展出,突破民俗博物館的思考,給予強力而溫柔的對話創作。」

第三,蘊含清楚的藝術觀點和卓越的藝術表現

跟傳統文化交陪時,這些儀式所附著的各種傳統藝術,用當代藝術的眼光去表現時,既有紀實攝影的優點,但又超越了記錄保存,擁有當代美學觀點和技巧展現。

「請水島」裏,透明的水缸當中,飄浮著請水儀式中的乩童照片。攝影家陳伯義拍攝了王船祭典的請水儀式,將影像作成透片放進水中,儀式中乩童的祈請和做法樣態在水波搖蕩中載浮載沉,不同視角、水面折射凸顯出來的某種放大縮小,同時多重交相輝映。雨水下降到水缸中,化為一圈透明之海,海中的乩童面仰上迎神,白色的透片溶於水中無形,只見黑白的影像立體浮現。是身體的局部凸顯,傳遞出詭美的儀式美感,像是具體而微的水中劇場。而此水缸的水來自於平台上蒐集過濾的雨水,呼應了「城市浮洲」裝置處理當代環境議題中的水循環問題。

U8請水島(取自鞏卓軍臉書)
請水島(取自龔卓軍臉書)

「台南藝陣館」的展覽「近未來的交陪:藝陣 ✕當代設計展」營造出一種後現代寺廟,各色各樣的神祇:實體的泥塑神像,海報的設計神像、牆面上的拓印神像,天花板垂墜下的抽象畫的神像,天花板上高掛的紅燈籠和金色神龍、廟裡的神轎和門板……都在精心設計的燈光中肅穆華美。

展場入口處牆面是燃燒的王船,牆上解說著蜈蚣陣、海族陣等傳統藝陣,根據龔卓軍在《信仰的脈絡需要認真看》的訪談,這是設計師何佳興規劃的牆面主視覺,連同海報,大量使用螢光橘,螢光粉紅、螢光綠等特殊色,卻毫不突兀。字體略微壓扁,這是模仿宮廟出巡木牌上常見的字體風格,使得我們不只因為視覺效果強烈而感到震撼,而且不得不正視了以前忽視的傳統文化。

此外,音樂人胡一之的多幅設計畫作,自天花板、牆面垂墜而下,飄動訴說著神性的聆聽經驗;陳依純的長軸動畫《林水源傳奇》,揉合了各種台灣神怪故事,營造出一種多彩的台味奇幻復古影像。

胡一之(右)現在解說。左為策展人鞏卓軍。「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胡一之(右)現在解說。左為策展人龔卓軍。「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展區最內裏,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修復的「佳里興鎮興宮泥塑神像」肅美靜謐。前方平面設計師羅文芩規劃的拓印區,像教室課堂,又像佛前的讀經區,你可以坐下,細讀桌上平躺九塊台南老廟沙陶宮壁堵上的石碑:「韓信胯下受辱」、「孔子問禮」、「彭祖焚香祝壽延」、「孔項問答」……也可抬頭欣賞上方垂掛的石板拓印畫,以及牆面上赤足兜蛇、持劍伏魔斬妖,線條靈動的「四聖者」,這些都同樣出自於台南老畫師潘麗水之手,因為台南藝術公社的搶救而保存了拓印圖像。空間中燈光微暗,一張張方桌底下神光升起,彷彿香爐和神明燈護佑,這是松本直美為展場所做的燈光設計。

A14展館裡,攝影家林柏樑重拍1970年代自己所拍的廟宇工藝交趾陶與剪黏肖像,那是他的老師席德進當年帶他田野調查的台南震興宮、慈濟宮、金唐殿,攝影家在此細細對視老藝師的廟宇手藝,並返身對視自己創作的起點。林柏樑的取景角度和局部放大,幫助觀者看清楚因為高度角度限制,親身到廟宇現場也無法看見的關鍵細節和美感,以及沒有背景知識就無法注意到的重點。姚瑞中2015年走訪全台廟宇,拍攝了一百六十八尊神像,用「大神連線」來命名這個系列。在「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天的「交陪移動論壇」中,姚瑞中用「電腦」作為譬喻,生動趣味的解說:電腦要購買、開機、連線、關機,神像也是。有些神像只是沒連上線的空殼子,純粹是信徒們的「欲力投射」。

林柏樑(左)、陳伯義(右)現場解說(「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林柏樑(左)、陳伯義(右)現場解說(「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還有沈昭良的攝影,為目前存在於台灣各地的綜藝團所使用,由大貨車所改裝的油壓式舞台車留下紀錄,誘發觀者對於這項台灣特有的娛樂文化的正眼重視。日本藝術家柳美和因為這些照片,邀請台灣舞台車參加每三年舉辦一次,日本最大規模的當代藝術盛會橫濱三年展,實體展出,是首開先河的攝影外交文創輸出。

非常珍貴的是,此次展覽還包括張照堂1979年在台南安定蘇厝燒王船的紀錄片,以及為電視台拍攝的《祭典之美》。《祭典之美》紀錄了臺灣各地的民間祭典與禮俗文化,透過考古學者陳奇祿、舞蹈家林懷民、心理學者余德慧、畫家席德進等的詮釋,以及蔣勳的撰稿與獨白,探究傳統信仰的生命力和文化徵象。親眼看到珍貴的祭祀影像,以及這些藝術大師年輕時投入傳統文化的行動思索,真是令人震撼感動。

未來還可以如何跟觀眾「交陪」? 

看過展覽之後,深覺策展團隊使祭典文化與傳統藝術、當代藝術變得較為親民,而不只是不可侵犯的神聖信仰或殿堂藝術,這個目標應當延續下去。

在展覽中,觀眾除了跟廟會祭祀、傳統民藝,也跟當代藝術、自然景觀交陪。如果還有下一個階段,還可以如何跟觀眾交陪,使祭典文化、傳統和當代藝術能夠更親民近用呢?

引入傳統戲曲、民藝展演

如果能夠增加傳統戲曲、民藝的展演,在題材和形式上,選取與展覽有關的題材和主題,相信可以從平面到立體,從歷史影像到當代展演,展現更全面的「交陪」精神。雖然過年期間主辦單位已經安排了七場展演,但其力度、深度和連結性不若展覽。請教策展人龔卓軍得知,這些節目確實是在經費之外增加,送給觀眾的額外賀禮。

引入戲劇元素

目前的展覽以圖像為主,洋溢著豐富的感性,而策展論述是學術理性文字,較難理解;如果能夠增加感性的語言和故事,必定可使觀賞者更理解和親近,這些蘊含豐富民俗文化和社會學知識的作品。

策展人龔卓軍、藝術家林柏樑在過年期間幾乎都會到現場導覽解說,這兩位都是非常會說故事的storyteller。鞏卓軍的解說,兼具社會學、美學和故事性,並不只是年代和資料的堆砌。聽他講解作品誕生的來龍去脈、藝術特色、創作過程,充滿了歷史掌故、社會學與藝術史、藝術技巧的分析。而在2月7日至2月10日連續四天的「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中,參展創作者幾乎全員抵達現場,在寒風中,用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故事,傳遞藝術家與傳統、現代和近未來交陪的過程。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圖片來源:蕭瓏文化園區官方粉絲頁

這些豐富的故事與說故事的人如何進場,未來可以進一步思考。當代美術界的藝術家,已經運用卓越的人文觀點和藝術技巧,擷取和保存了傳統藝術的精髓,又蘊含獨到藝術觀點和卓越的藝術表現。下一階段,可以加入當代戲劇界的藝術家,來做這樣的創造工作,讓故事與感動更為靠近大眾。

正如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打造傳藝品牌 說台灣自己的故事》中談到的,用別具新意的演出節目:「參與式劇場」(Paticipartory theatre/art)、「應用劇場」(Applied theatre)、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等,把「故事」引進園區,把「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引進園區。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同樣可以用移動式的聲音劇場、寫實劇場、美術館劇場、記錄劇場、論壇劇場、隱形劇場……以及各種當代藝術中的藝術介入、觀眾參與等等形式,引入戲劇藝術家的眼光,找到美學形式,提煉傳統藝術之美,開發更多觀眾。

深入紮實的「交陪」研究工作

從 2015年,台南市文化局邀請龔卓軍來策畫2017的藝術節,龔卓軍只帶著策展團隊共五人,針對台南地區廟宇傳統工藝作深度考查,意圖「建構出一個循環交工、深度對話的文化生產平台。」

這個文化生產平台生產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和研究論述。團隊訪問了幾十位藝術家、史學家、攝影家、評論者、古物修復者、廟畫師,出版了四本「交陪誌」,一本「藝術觀點 ACT:交陪影像」專號、一本「交陪誌 X藝術觀點ACT 」大開本增刊,整理與論述這一段豐富的民間文化生產的精神地理誌,以及精彩的個人故事。北美館的「交陪影像論壇:雙年展計畫」以及春之當代夜「當代藝術 x民藝論」論壇,也都是策展團隊在論述與辯證上的努力。 2016年7 月開始展出「近未來的交陪:藝陣 ✕當代設計展」、國外藝術家的駐村創作; 2017年1 月推出「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第一階段自 1/15-5/14,第二階段自3月啟動。以策展團隊機動迅敏、不惜工作過勞的熱情,接下來還會衍生出什麼節目猶未可知。

可以想見在這兩年中,策展團隊對於台南地區廟宇傳統工藝、祭祀文化的深度考查,環繞蕭壠文化園區的研究,以及無數次與館方、藝術家的協調與討論、創作,耗費多少心力。地方政府再怎麼支持,經費勢必有限,但策展團隊卻以驚人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原來,2016年以前的「自我田調、對話展演、編輯出版、專題論壇、駐村對作」,都只是「近未來的交陪: 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 」的前置準備。

何佳興現場解說「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何佳興現場解說「交陪論壇.糖廠連線」最後一場「國際論壇」現場。(作者提供)

筆者曾在國家級藝文單位任職,在2017年初觀賞到如此優秀的地方性文化園區策展,不禁思考,如果一個地方性的文化園區都能夠如此下功夫花力氣,那麼國家級、中央級,有更多經費和商業支持的文創園區,應該如何見賢思齊,以身作則,示範出更精彩的策展呢?投注當代研究技術,引動藝術專業,策畫有人文深度的展演,再運用行銷能力設法開發觀眾,不是經營一個空間本來就應該努力的嗎?「近未來的交陪」示範了,只憑著地方的經費,幾個微薄的人力,就把一個歷史建物糖廠,變成有深度的傳遞傳統在地文化的文化園區。在這樣紮實的研究基礎和藝術策畫上,運用各種行銷和場館經營的靈活手段,才是理所當然。相較於許多商業化、遊樂區化的文創空間,這個「近未來的交陪」,實在有示範、釐清本末的作用。

跨領域人才的培養

筆者在上篇文章曾經提出,傳統藝術的保存和推廣,必須要找到各領域的菁英,對其教育,使其了解傳統藝術之美,再用自己的專業去「轉譯」傳統藝術,用現代化、生活化的方式,來將傳統藝術推廣出去。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策展人鞏卓軍和策展團隊,集結了傑出的當代藝術家,用各種方法,包括田野、論述、出版、創作、論壇,向傳統藝術學習,跟傳統文化對話。這些成果同時對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擴散影響力,既呼籲當代美術界應當重視傳統工藝,學院應從新的眼光去看待、挖掘傳統藝術孕育當代藝術的跨時空沃土,也進一步讓傳統藝術在這些學術和創作菁英的眼光之下,被重新梳理、介紹給大眾。我們應該要有更多這樣的藝術行動。

*作者為戲劇編導,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曾任動見体劇團團長、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畫總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