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和平統一需要靠超軍事手段

2017-01-19 07:00

? 人氣

環球時報:最近大陸採取軍機繞台以及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等一系列行動。您認為這對蔡英文造成的最大壓力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中斌:這些舉動最主要的是對主張「台獨」的人產生壓力,我相信北京的目的也是要讓這些壓力到那些人頭上。北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高明,凡是對臺灣做出與軍事有關的施壓行為,都保留空間可允許否認敵對的意圖。我想,未來這些軍事行動不可避免會成為常態,中國大陸目前有能力沖過「第一島鏈」,將來說不定就過了「第二島鏈」。而臺灣的軍事資本本來就不多,國防經費很少,加上武器來源受到很多限制,臺灣要的美國不賣,臺灣自己發展需要時間,也要國際幫忙,這又是一個未知數,所以臺灣能做的非常有限。有人認為臺灣雄風—3飛彈還不錯,依我看能做的也不過局部打擊戰術嚇阻,卻無法扭轉戰局。

環球時報:有消息稱,蔡英文要在3月調整軍事戰略,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多重嚇阻」。您認為區別在哪裡?

林中斌:「多重嚇阻」是我的話。我一直對臺灣這八個字戰略綱領有意見,因為「防衛」和「固守」基本上是一回事,為什麼一定做這種像六朝駢文對仗的說法,而「有效嚇阻」就表示無效嚇阻也是可能的,沒有軍人的氣概和信心嘛。

對臺灣的國防安全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要有嚇阻能力,不是浩浩蕩蕩打一場高科技戰爭,而是讓進來的軍人沒有辦法結束戰事。這是一種遊擊戰的做法,如果大陸真有鷹派想動武的話,也會發現不大容易結束戰爭,最好動手前三思而再。所以我一直建議把這八個字改為「戰略防守,多重嚇阻」,即大的戰略方面是無意攻打大陸的,但戰術方面要有攻擊的能力。對臺灣來說,「多重嚇阻」是可以做得到的,它包括高科技嚇阻、中科技嚇阻和低科技嚇阻。臺灣具備的一個優勢是從北到南都是大樓,都是掩體,我把它叫做「水泥叢林」。而高科技嚇阻本來就有困難,一是貴,二是我們買的別人不賣。我建議把三者進行配套,高科技和中科技的比例小一點,以低科技嚇阻為主。這也是我之前講的伊拉克遊擊隊對付美國的辦法,他們使用的不是什麼昂貴武器,卻讓美國灰頭土臉,只好宣佈撤退。

當然「嚇阻」雖然不需要很多錢,但需要軍人具備足夠的作戰能力和意志力。有很多人肯定質疑,臺灣小孩跑兩步就昏倒了,哪來的意志力?我覺得這是臺北的小孩,南部或許不同。

美國航母駛進南海。(資料照/中評社)
美國航母駛進南海。(資料照/中評社)

川普對中國的愛恨情結

環球時報:您認為川普上臺將給兩岸關係帶來怎樣的變數?

林中斌:川普有一個特性,他可以反覆。舉個例子,選前他表示對於恐怖分子囚犯用水刑非常好,但他去年11月當選後又否定了之前的說法,稱水刑沒效,「不如半打啤酒和一包香煙」,並說這是他很欣賞的軍人告訴他的,後來這個軍人被他任命為國防部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