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蘋果要演「出中國記」,面對3重高山

2016-11-29 06:30

? 人氣

iPhone組裝需要大量技術熟練、配合度高又願意長時工作的勞工,美國國內是否有可能提供,確實是大有疑問。庫克就曾說過,蘋果並不是為了廉價勞工才在中國生產組裝,而是因為美國沒有大量的技術工人,滿足不了生產需求;蘋果主管也曾說: 「中國勞動力的速度和機動性是驚人的,美國任何工廠都無法與之匹配。」這種情況其實類似台灣許多低階產業找不到勞工,只能找外勞一樣;組裝這種廉價又無聊的工作,美國工人可能不願亦無能從事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蘋果供應鏈兩岸占超過一半

再來是供應鏈問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建立一個完善又多元、靈活度強又配合度高的供應鏈,而且有極大的群聚效應。iPhone零組件超過9成不是美國製造,這些供應鏈廠商以亞洲為主,以零組件數量而不用價值計算,兩岸廠商占比最高。包括iPhone、iPad和Mac等蘋果主要產品在內,蘋果共有766家供應商,其中69家位於美國,接近一半(346家)位於中國大陸,台灣有41家、日本還有126家。

川普要蘋果把iPhone生產拉回美國,其實說的是組裝,但供應鏈呢?總不可能全球供應鏈都一起拉回美國吧?但供應鏈與群聚效應卻是iPhone研發與生產不可能或缺的一環。

蘋果iPhone 7、Apple Watch發表會,Apple Music的1700萬訂戶(美聯社)
蘋果除了8萬名正職員工外,最重要的是分散全球上百萬供應鏈的員工一起撐起這個帝國(美聯社)

紐時4年前一篇深入的調查報導「為什麼美國失去了iPhone生產的工作」,裡面其實相當「有現場感」的談到這些問題。

半夜叫起8千工人,96小時後iPhone已量產.....

文中除了談及早年iPhone推出前,為了解決賈伯斯大發脾氣不滿的問題,蘋果高管只能「直接飛到深圳」─因為只有那裡可以解決問題之外,也提到中國工廠「半夜直接叫醒工廠8000名工人」上工,「不到96個小時,那家工廠就已經在以日產一萬多台的速度生產iPhone了」、「那家工廠的速度和靈活性令人咋舌,沒有哪家美國工廠能跟它相提並論」、「他們可以在一夜之間雇來3000人。哪家美國工廠能在一夜之間雇來3000人、說服他們住進宿舍呢?」生產iPhone除了數十萬工人外,也需要近萬名監工與指導的工程師─蘋果說在美國要找足夠的工程師要9個月,在中國「只要15天」。

而供應鏈與群聚效應的重點意義遠高於廉價勞工。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廠商必須不斷研發、測試、又要搶時間推出新產品,如果供應鏈不完善、缺乏群聚效應,會因時效盡失而錯過商機。文中引用蘋果高管的說詞是:「整條供應鏈如今都在中國。需要1000個橡膠墊圈嗎?隔壁就有這樣的工廠。需要100萬個螺絲釘嗎?廠子就在一個街區之外。需要對螺絲釘做一點小小的改動嗎?三個小時就可以辦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