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成專文:哪個才是真正的「吳詠慧」?

2024-05-19 05:50

? 人氣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其實就是《哈佛瑣記》的作者「吳詠慧」,他以妻子之名為筆名,散文筆鋒與學術研究的筆鋒差異甚大,讀來行雲流水清新可人。(唐獎教育基金會)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其實就是《哈佛瑣記》的作者「吳詠慧」,他以妻子之名為筆名,散文筆鋒與學術研究的筆鋒差異甚大,讀來行雲流水清新可人。(唐獎教育基金會)

這樣的吳詠慧

第一次和吳詠慧見面,是在四年前。那時伊似乎還沒有姓吳,也不叫詠慧,而是和區區在下一樣,取了個俗得讓人聽後就忘了的名字。害得我在過後的四年內,老是把他和臺大歷史系某教授的名字搞混在一起。當時伊是哈佛大學東亞系快要出爐的新科狀元,到夏威夷是為了參加第一屆國際朱子學術討論會。我和吳詠慧同文同種再加上同年同專業,這次又同在一個地方開會,經金恒煒兄替我們引介,很快便熟絡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詠慧少年得志,氣勢正盛,而我當時也讀了幾年宋明理學典籍,自以為有點心得,於是彼此不免借題發揮,以論學為名,飛快地交換了幾招。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數招以後,我才知道遇到了真正的高手。吳詠慧不僅西學根基深厚,在中學方面,功夫也極為扎實。伊對徐復觀、牟宗三和唐君毅三位先生學說的精熟,連我這個系出「新亞幫」的科班生,也不能不暗暗點頭。

恒煒兄租了一輛小汽車,我和吳詠慧在休會期間,也常乘坐恒煒兄的便車環島瀏覽。閒談中,我才知道吳詠慧在美國數年,居然連汽車也不會開。在美國生活,最可寶貴的是那種天大地大、魚躍鳶飛的自在和自由,不會開車等於少了兩條腿,哪裏還有什麼自由和自在可言?問伊去過賭城沒有?沒有!到過情人酒吧沒有?沒有!小電影看過沒有?沒有!異性朋友交了沒有?什麼!還是沒有!那平時有什麼消遣?讀書?讀書之後呢?還是讀書?!我的老天!

會議結束後,我和吳詠慧再也沒有聯絡。後來聽杜維明教授說,吳詠慧終於回到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去「坐冷板凳,吃凍豬肉」了。吳詠慧書是讀得不錯,但我自放洋以來,平均每天有八小時要和該死的書本打交道,誰要在我放下書本後再談起讀書,我一定會瘋掉。我要的是在煙捲和咖啡的飄香中,能和我暢談風花雪月的騷人墨客;我要的是青梅煮酒、杯盤狼藉之後,能悲歌慷慨、拍遍欄杆的英雄豪傑;至於只會啃書的蛀蟲,對不起,我目前暫時還不缺。反正這一類型的寶貝,在教室裏要多少有多少。

兩年前我到臺灣參加一學術會議,居然一點也不曾想過抽空去見吳詠慧一面。倒是恒煒兄向我提及吳詠慧最近結了婚,伊的另一半也叫吳詠慧,論長相可以打一百分。一百分的漂亮人物,無論是男是女,我一輩子還未見過。吳詠慧這蛀書蟲,說不定還真有什麼過人之長,沒有來得及被我發現。要不,就一定是哈佛文科博士的招牌,在臺灣還算值幾個錢。經金恒煒兄一提,我的心倒有點癢癢的,忽然想去見見吳詠慧。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吳詠慧到底沒有見成。由臺灣回到新加坡後,一念及此,心中未嘗不能無憾。但我始終弄不清楚,我的一絲遺憾,是為了沒能見到書蟲吳詠慧呢,還是為了沒能見到一百分的吳詠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