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懋觀點:為何德國大出版商TASCHEN敢公開支持西藏分裂勢力?

2019-10-29 05:50

? 人氣

TASCHEN傲慢背後的實力

今年初,我曾經向TASCHEN提出合作出版「中國與絲路歷史影像畫冊」,由我提供世界史圖像和文字資料,事情雖沒有成,但在簡單的打交道過程中,我充份體會到TASCHEN對中國人的基本文化和政治姿態,他們習慣製作的中國主題畫冊首先是反映他們看待中國的刻板觀點,而中國攝影家或圖像收藏家的作用則是提供他們實現刻板觀點所需要的材料,而基於向國際發展或僅僅是討生活的需要,中國的攝影家和圖像收藏家確實也經常樂於扮演配合的角色,也就是幫助TASCHEN反覆架構對中國刻板的偏見。就像改革開放初期,西方攝影師把一瓶可口可樂交給中國兒童,笑瞇瞇的吸一口可樂,留下中國改革開放的外國印象,其基本心態就跟西方攝影家把一瓶可口可樂交給非洲土著,露著傻裡傻氣的幸福笑容拍張照的心態完全一樣。不幸的是,如果中國人沒有建立本身圖像收藏、研究、解釋以及發行的完整體系,那麼永遠就只能被動的成為被消費的對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TASCHEN對待中國攝影師和中國出版人的心態,其實就像他們所習慣的姿態那樣,中國人就是一群排隊在辦公室外等待面試的求職者,每個人給十分鐘就算是一大恩賜了。但我們能怪他們嗎?就跟過去百年來中國受到的恥辱那般,洋人的氣勢凌人固然讓人生氣,但我們自己的不爭氣也是造成屈辱的一大原因,世界上有誰會敬重自己不爭氣的人呢?當我向TASCHEN在香港的亞洲總部負責人提到「一帶一路」的出版計劃時,換得的是對方不屑的表情,我們可以生氣嗎?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自己應該埋頭苦幹,自我實現的過程,那麼那個不屑的表情永遠不會消失。

中國缺乏精美的圖文書的遠見和願景。(作者提供)
中國缺乏精美的圖文書的遠見和願景。(作者提供)

自己不行最後只能怪自己

簡單說,中國人要在透過圖像文化出版爭取世界性的話語權,無可避免的要向下扎根,從圖片的收藏、整理、文史研究、展示、出版、發行等所有出版環節都必須老老實實的累積,德國精密製造業的研發比例約在全年收入的6%,相當於十億人民幣的全年營業額中,會有六千萬人民幣拿來做基礎研發,我相信TASCHEN的基礎研發的比例也不會少於此,你知道中國出版社的研發比例佔多少嗎?我可以告訴各位,幾乎是零,所以如果別人每年拿六千萬人民幣做基礎工作,不在乎一年後收回來,而在乎十年後取得無可挑戰的壟斷競爭力,而我們卻一毛錢都沒有花,請問我們憑什麼去跟對方競爭,更別說挑戰對方了!

這裡以中國最華麗的雅昌公司藝術中心為例,其美觀程度超過西方和日本的印刷公司,但藝術中心擺了許多收藏的各國圖書,以及西洋古籍等,卻沒有強大的整理、研究、開發以及原創出版的能力,那麼藝術中心本質上只是「藝術品陳列中心」。就跟中國製造產業製作的主體一樣,主要還是停留在代工和承包的階段上,在原創自由品牌的企圖心和能力上,與西方的實力相差懸殊。這就是為什麼TASCHEN敢公開用出版的方式支持西藏分裂勢力,這不是偶然的無心,或者假裝無辜,而是清楚的意識到TASCHEN與中國出版界懸殊的實力差距,說穿了,就是沒有把整個中國出版業、圖像業以及印刷業放在眼裏,中國的同行沒有實力在國際上發出同等份量的聲音,做為反制的手段,只能自己乾生氣。必須承認,即使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圖書銷售總量龐大,但在文化出版品的原創以及影響力上,中國創造典範引領世界潮流的能力上,只能算是中小型國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