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觀點:虛擬實境,直到世界盡頭

2016-10-02 06:50

? 人氣

《直到世界盡頭》中,男主角Sam為了母親走遍世界去經歷。(作者提供)

《直到世界盡頭》中,男主角Sam為了母親走遍世界去經歷。(作者提供)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曾於1991年推出一部宏偉的科幻電影《直到世界盡頭》(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描述在一個裝載核能的印度人造衛星失控,即將墜落地球某處,造成全球陷入恐慌之際,法國女子Claire邂逅了陌生男子Sam,從好奇以致愛戀相伴走世界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Sam偷走他父親為美國政府開發的腦波錄製機原型,四處遊歷,只為將將自己的見聞帶回家,以直接刺激視覺神經的方式,讓失明的母親再度見到世界。旅途中,Sam 看盡塵世滄桑,就算被追殺,仍為了母親,腳不停歇走遍世界錄製回憶。見證Sam的執著,彷彿守護天使的Claire 說:Sam有一雙悲傷的眼睛。

人來到這世界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經歷生命以了解自己。電影中深愛母親的Sam為了填補母親人生的缺憾,將自己的經歷原封不動地傳輸給母親,使其得以於實境中進行人生旅程,這是溫德斯於1991年想像的虛擬實境。

人對經歷的需要,使得創造虛擬實境一直是重要的人類活動。從三萬多年前繪於夏維岩洞(Grotte Chauvet)中火光搖曳下奔騰的動物群像開始,到梵諦岡的西斯廷禮拜堂頂那讓觀者經歷人類命運的米開朗基羅壁畫,再到1950年代Morton Heilig 發明的Sensorama,以致於今日各種繪畫、電影、以及電視,各式各樣的虛擬實境,是人類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持續刻劃著文明的紋理。

科技新觀點配圖-(夏維岩洞)-作者林意凡提供
夏維岩洞(作者提供)

自2014年Facebook收購Oculus便升溫的虛擬/擴增實境(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與自古以來其他形式的虛擬實境,一脈相承,皆是人類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對經歷的需要,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循此脈絡,這次AR/VR的硬件創新,不是由硬件品牌商,卻是由Google,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以及今年九月加入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被認為即將推出AR/VR硬件的Snapchat等全球主要互聯網平台企業所驅動,其意義非同小可。

壟斷移動生態圈的Apple、Google、騰訊等已經警覺,AR/VR可穿戴式設備向一般大眾普及的技術,已趨成熟,而左右使用者的互聯網平台企業,包括Facebook、阿里巴巴、Snapchat、樂視,以及近年來重振PC時代聲勢的Microsoft,亦積極跨入此領域。這與是否擅長硬件無關,而是因AR/VR硬件是未來互聯網存取界面上的必爭之地,掌握這個關鍵技術,就有可能顛覆目前互聯網生態圈的競爭均勢,威脅或被威脅到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意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