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面對高雄空汙,執政者心中的價值是什麼?

2019-08-27 07:00

? 人氣

高雄空汙嚴重。風傳媒攝

高雄空汙嚴重。風傳媒攝

上周一份報告指出,20年來高屏地區肺腺癌年增率比北部多15倍,由於患者半數沒有抽菸,研究學者懷疑跟空汙有關。雖然這是一份因果不嚴謹的報告(只是懷疑),但空汙會引發肺腺癌早有多份報告佐證,加上這份罹癌報告又跟南北空汙呈現一致性,環保署也不敢否認,很快接招並強調高雄空汙已有明顯改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雄的PM2.5濃度是台北的1.7倍

這當然是真的,去年高雄PM2.5年平均濃度改善率甚至是全國最佳,而且已經不是全國最糟的縣市(但紅害日數依然連續3年居冠)。但即使如此,去年高雄PM2.5年平均濃度21.7微克,還是比台北的12.9微克多了1.7倍。所以環保署不要只強調高雄空汙已有改善,而是要問問高雄人,這樣的改善幅度能不能接受?改善的目標是什麼?而執政者面對高屏空汙,心中的價值又是什麼?

說來高雄空汙不只是高雄人心中的痛,也是環保署心中最深的陰影,歷任環保署長幾乎都對高屏空汙宣戰過,也推動了全國唯一的「高屏空汙總量管制計畫」,要求國營事業汙染減量,因為高雄最重要的汙染源就是重工業。

因此如果直接用空汙數據來比高雄跟台北、而不去看兩者的產業背景並不公平,有學者說台北因為有捷運、且深澳電廠關閉空氣才變好,這又失之武斷。

然而即使環保署有決心改善高雄空汙,卻總是跟經濟部的產業政策相違背,每每出的重拳,到了經濟部那一關就變成花拳繡腿,政策到最後七折八扣、甚至失去原來的政策初衷。就以高屏空汙總量來說,明明這個政策是「固定汙染源」總量管制,目的是希望在汙染總量管制之下,高雄的重汙染工業可以逐漸轉型。

但這樣就打到經濟部的產業政策,於是最後變成可以用車輛汙染的減量、來抵換工廠排放的汙染。結果就是高雄工廠汙染改善跟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

高雄空汙總量如果玩假帳,並無法洗刷空汙名產的惡名。(朱淑娟提供)
高雄空汙總量如果玩假帳,並無法洗刷空汙名產的惡名。(朱淑娟提供)

空汙改善決心,敵不過經濟部的產業政策

而高雄重工業多,柴油大貨車當然也多、汙染排放量也很大,好不容政策喊了多年,要求老舊柴油車要符合較高標準,不能符合的就自然淘汰。到後來卻變成沒有強迫要淘汰,只要符合出廠時的標準就好,所有改革一夕化為烏有。討好了少數人,卻無法改善柴油大貨車的汙染,代價得由多數人承受。

還有工業鍋爐也是主要汙染源之一。環保署曾經將鍋爐改善列為重點改善項目,希望從燒燃煤改燒天然氣,以降低汙染排放,並且要求經濟部推動5000工業鍋爐改善、環保署推動1000座商業鍋爐改善。最後引發業者大反彈,變成不再要求鍋爐改天然氣,只要符合排放標準就好。改天然氣跟符合標準當然不一樣,而標準當然也是跟業者、不是跟人民協商。

國營事業更是高雄最主要的汙染源,台電、中鋼(含中龍)、中油,硫氧化物占總排放量55%、氮氧化物占46%,前10大空汙費大戶,國營事業就占6名,改善國營事業空汙應列為重點改善項目,但卻做得不夠。中鋼依舊還在用老舊的濕式煉焦爐,大部份的鐵礦砂還是露天堆置。

20190517-高雄小港區鳳興里居民與中油、中鋼為鄰。(蔡親傑攝)
高雄小港區鳳興里居民與中油、中鋼為鄰。(蔡親傑攝)

不要為了政治盤算,做出對長期有害的事

而政府對汙染者的態度未免太好,不是要求他負起應有的責任,而是給誘因、給補助,沒有汙染的人繳稅去補助製造汙染的人,空汙基金都拿去補助換車子、換鍋爐、改善設備,搞得入不敷出,空氣也沒有改善多少。

理論上空氣品質如果改善,空汙基金應該愈收愈少才對,怎麼會搞到空汙基金會收愈多?林全在行政院長任內,環保署長李應元還提出要拿空汙基金去融資借款。然而,收空汙基金的目的是要透過收費機制促使業者投資設備改善,汙染減少,空汙費就會少繳,理論上如果這個制度運作得宜,空汙費應該愈收愈少才對,最終目的應該是「消滅空汙基金」,現在愈收愈多不是很荒唐嗎?

其實類似的高雄空汙報告已經相當多,包括2014年高雄市做的「臨海工業區鄰近區域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報告」、2018年環保署做的「大林蒲地區落塵量調查報告」、2019年4月環保署做的「大林蒲健康風險評估報告」,高雄的空汙情況官方已很清楚,該怎麼做也是了然於胸。

而現在對改善空汙縮手,未來就要用更大的成本去收拾後果。反之,避免環境破壞,長期下來反而可以省下大筆費用。預見危機,不要為了短期利益或政治盤算,做出對長期不利的事情,這不就是執政者心中應有的價值嗎。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